摘要 | 第2-3页 |
abstract | 第3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7-16页 |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7页 |
1.2 理论基础和研究方法 | 第7-8页 |
1.3 研究对象 | 第8-9页 |
1.4 研究综述 | 第9-15页 |
1.4.1 网络语言的定义 | 第9-10页 |
1.4.2 网络语言的特征 | 第10-13页 |
1.4.3 网络语言产生的原因 | 第13-15页 |
1.5 语料的选取 | 第15-16页 |
第二章 汉越网络词语类型对比分析 | 第16-30页 |
2.1 谐音词对比 | 第16-19页 |
2.1.1 汉语网络词语中的谐音词形式 | 第16-17页 |
2.1.2 越南语网络词语中的谐音词形式 | 第17-18页 |
2.1.3 汉越网络词语的谐音词形式异同对比分析 | 第18-19页 |
2.2 缩略词对比 | 第19-23页 |
2.2.1 汉语网络词语中的缩略词形式 | 第20-21页 |
2.2.2 越南语网络词语中的缩略词形式 | 第21页 |
2.2.3 汉越网络词语中的缩略词形式异同对比分析 | 第21-23页 |
2.3 旧词新意义对比 | 第23-26页 |
2.3.1 汉语网络词语中的旧词新意义形式 | 第23-24页 |
2.3.2 越南语网络词语中的旧词新意义形式 | 第24-25页 |
2.3.3 汉越网络词语的旧词新意义形式异同对比分析 | 第25-26页 |
2.4 表情符号类 | 第26-30页 |
2.4.1 汉语网络词语中的表情符号类 | 第26-27页 |
2.4.2 越南语网络词语中的表情符号类 | 第27-28页 |
2.4.3 汉越网络词语表情符号类异同对比分析 | 第28-30页 |
第三章 汉越网络词语修辞造词对比分析 | 第30-38页 |
3.1 汉语网络词语的修辞造词 | 第30-33页 |
3.1.1 汉语网络词语中的比喻造词 | 第30-31页 |
3.1.2 汉语网络词语中的仿拟造词 | 第31页 |
3.1.3 汉语网络词语中的反语造词 | 第31-32页 |
3.1.4 汉语网络词语中的借代造词 | 第32-33页 |
3.1.5 汉语网络词语中的夸张造词 | 第33页 |
3.2 越南语网络词语修辞造词 | 第33-36页 |
3.2.1 越南语网络词语中的比喻造词 | 第33-34页 |
3.2.2 越南语网络词语中的隐喻造词 | 第34-35页 |
3.2.3 越南语网络词语中的夸张造词 | 第35页 |
3.2.4 越南语网络词语中的押韵造词 | 第35-36页 |
3.3 汉越网络词语修辞造词的异同对比分析 | 第36-38页 |
第四章 汉越网络词语差异成因 | 第38-42页 |
4.1 社会文化产生的差异 | 第38-40页 |
4.2 心理思维产生的差异 | 第40-42页 |
结语 | 第42-44页 |
参考文献 | 第44-48页 |
致谢 | 第48-4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