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经济计划与管理论文--企业经济论文--企业计划与经营决策论文--企业行政管理论文--人事管理论文

移动沈阳分公司绩效管理体系的诊断

致谢第4-5页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页
1 绪论第10-14页
    1.1 研究的背景与意义第10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0-12页
        1.2.1 国外的研究现状第10-12页
        1.2.2 国内的研究现状第12页
    1.3 研究目的第12-13页
    1.4 研究思路第13页
    1.5 研究方法第13-14页
2 绩效管理的界定及其设计方法第14-17页
    2.1 绩效管理的界定第14-15页
    2.2 绩效管理体系设计方法第15-17页
        2.2.1 目标管理法(MBO)第15页
        2.2.2 关键绩效指标(KPI)第15页
        2.2.3 平衡计分卡(BSC)第15页
        2.2.4 360度考核法第15-17页
3 移动沈阳分公司的绩效管理现状第17-23页
    3.1 移动沈阳分公司基本概况第17-19页
        3.1.1 公司简介第17页
        3.1.2 公司员工结构第17-19页
    3.2 移动沈阳分公司绩效管理现状第19-23页
        3.2.1 绩效管理的目的第19页
        3.2.2 绩效考评内容和指标第19-20页
        3.2.3 绩效考评规程第20-21页
        3.2.4 绩效沟通与反馈第21页
        3.2.5 绩效考评结果运用第21页
        3.2.6 员工对现行绩效管理的认知及评价第21-23页
4 移动沈阳分公司绩效管理的诊断第23-38页
    4.1 移动沈阳分公司绩效管理的调研方法及数据分析第23-26页
        4.1.1 问卷设计依据和调查对象及过程第23页
        4.1.2 调查结果统计分析第23-26页
    4.2 移动沈阳分公司绩效管理存在的问题第26-33页
        4.2.1 绩效管理体系员工参与度低第26-27页
        4.2.2 绩效目标与公司战略联系不紧密第27-28页
        4.2.3 员工对制度的认知度有待提高第28-29页
        4.2.4 绩效考核指标设立不科学导致不能如实反映员工间的业绩差距第29-30页
        4.2.5 绩效考核反馈中不重视绩效面谈,导致反馈不畅第30-32页
        4.2.6 绩效激励效果不高第32-33页
    4.3 移动沈阳分公司绩效管理存在问题的成因分析第33-38页
        4.3.1 员工对绩效管理存在抵触心理,所以参与意愿不强第33页
        4.3.2 绩效目标与公司战略联系不紧密第33-35页
        4.3.3 制度宣传不到位,考核结果应用不足第35-36页
        4.3.4 绩效考核指标设立不科学第36页
        4.3.5 反馈机制的缺失第36页
        4.3.6 考核前培训和考核后反馈的工作不到位第36-38页
5 移动沈阳分公司绩效管理合理化的建议第38-49页
    5.1 制定合理的绩效计划第38页
    5.2 绩效辅导和实施第38-40页
        5.2.1 绩效沟通第38-39页
        5.2.2 信息收集和记录第39-40页
    5.3 强化绩效考核第40-42页
        5.3.1 考核周期第40-41页
        5.3.2 考核的对象和考核关系第41页
        5.3.3 考核内容及其权重分配第41页
        5.3.4 考核形式和周期第41-42页
        5.3.5 绩效考核申诉制度第42页
    5.4 进行绩效反馈第42-45页
        5.4.1 面谈内容和顺序第42-43页
        5.4.2 面谈的实施过程第43-44页
        5.4.3 面谈记录第44页
        5.4.4 员工申诉及其处理第44-45页
    5.5 促进绩效考核结果的应用第45-47页
        5.5.1 改进工作绩效第46页
        5.5.2 绩效奖金发放与绩效薪酬调整第46-47页
        5.5.3 为员工培训提供明确方向第47页
        5.5.4 用于员工岗位调整和职业生涯规划第47页
        5.5.5 用于员工的退出第47页
    5.6 移动沈阳分公司绩效管理体系设计评价第47-49页
        5.6.1 新绩效体系的特点第48页
        5.6.2 实施的可行性分析第48-49页
6 结论与展望第49-50页
    6.1 结论第49页
    6.2 展望第49-50页
参考文献第50-52页
附录第52-57页
作者简历第57-59页
学位论文数据集第59页

论文共5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阜新邮储银行支行一线员工绩效考评系统改进研究
下一篇:DS集团阜新地区员工培训问题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