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轻工业、手工业论文--食品工业论文--水产加工工业论文--水产食品加工与保藏论文

含新型聚合物铁螯合剂的可食性抗菌涂膜在水产品保鲜中的应用研究

摘要第3-6页
ABSTRACT第6-9页
第1章 引言第13-32页
    1.1 鱼糜制品第13-16页
        1.1.1 鱼糜制品简介第13-14页
        1.1.2 鱼糜制品生产发展现状第14-16页
    1.2 水产品保鲜方法第16-20页
        1.2.1 低温保鲜第16-17页
        1.2.2 化学保鲜第17-18页
        1.2.3 气调保鲜第18页
        1.2.4 生物保鲜第18-19页
        1.2.5 辐照杀菌保鲜第19-20页
        1.2.6 超高压保鲜第20页
    1.3 可食性抗菌涂膜保鲜的研究进展第20-24页
        1.3.1 可食性抗菌涂膜简介第20-21页
        1.3.2 可食性抗菌涂膜的发展概况第21页
        1.3.3 可食性抗菌涂膜的种类第21-22页
        1.3.4 抑制剂的种类第22-23页
        1.3.5 可食性抗菌涂膜的保鲜机理第23-24页
        1.3.6 可食性抗菌涂膜在水产品保鲜中的应用现状第24页
    1.4 金属螯合剂及其在食品保鲜中的应用第24-29页
        1.4.1 螯合剂简介第24-25页
        1.4.2 衡量螯合剂螯合效率的指标第25-26页
        1.4.3 螯合剂在食品中应用的研究现状第26页
        1.4.4 铁螯合剂的研究现状第26-29页
    1.5 本课题研究的目的及意义第29-30页
    1.6 本课题的主要研究内容第30-32页
第2章 羟基吡啶酮六齿配体的合成第32-44页
    2.1 实验材料与设备第33-34页
        2.1.1 实验材料与试剂第33-34页
        2.1.2 实验设备第34页
    2.2 实验方法第34-39页
        2.2.1 合成路线第34-35页
        2.2.2 合成方法第35-38页
        2.2.3 羟基吡啶酮六齿配体理化性质的表征第38-39页
    2.3 结果与讨论第39-43页
        2.3.1 羟基吡啶酮二齿配体的合成第39-40页
        2.3.2 羟基吡啶酮六齿配体的合成第40-41页
        2.3.3 羟基吡啶酮六齿配体理化性质的表征第41-43页
    2.4 本章小结第43-44页
第3章 聚合物螯合剂的合成第44-56页
    3.1 实验材料与设备第45-46页
        3.1.1 实验试剂第45页
        3.1.2 实验器材与设备第45-46页
    3.2 实验方法第46-49页
        3.2.1 溶液的配制第46页
        3.2.2 聚合物螯合剂的合成第46-47页
        3.2.3 聚合物螯合剂的产率、铁螯合容量和单体利用率的测定第47-49页
        3.2.4 数据分析第49页
    3.3 结果与讨论第49-55页
        3.3.1 聚合物-铁螯合物的吸收光谱第49-50页
        3.3.2 聚合物螯合剂的产率、铁螯合容量和单体利用率的测定结果第50-54页
        3.3.3 不同聚合物螯合剂的产率、铁螯合容量和单体利用率的比较第54-55页
    3.4 本章小结第55-56页
第4章 单体和聚合物螯合剂的抑菌活性和安全性评价第56-69页
    4.1 实验材料与设备第57-58页
        4.1.1 培养基第57页
        4.1.2 供试菌种第57-58页
        4.1.3 实验器材与设备第58页
    4.2 实验方法第58-62页
        4.2.1 菌悬液的制备第58页
        4.2.2 单体以及聚合物螯合剂储备液和工作液的配制第58-59页
        4.2.3 抑菌实验方法第59-61页
        4.2.4 细胞毒性试验第61-62页
        4.2.5 数据分析第62页
    4.3 结果与讨论第62-67页
        4.3.1 抑菌圈实验结果第62-64页
        4.3.2 MIC实验结果第64-66页
        4.3.3 MBC实验结果第66-67页
        4.3.4 细胞毒性试验结果第67页
    4.4 本章小结第67-69页
第5章 含聚合物铁螯合剂的可食性抗菌涂膜在鱼丸保鲜中的应用研究第69-84页
    5.1 实验材料与设备第70-71页
        5.1.1 实验材料第70页
        5.1.2 实验试剂第70页
        5.1.3 实验设备第70-71页
    5.2 实验方法第71-75页
        5.2.1 聚合物铁螯合剂溶液的配制第71页
        5.2.2 玉米醇溶蛋白薄膜(zein)的制备第71页
        5.2.3 玉米醇溶蛋白抗菌薄膜( zein+polymer)的制备第71-72页
        5.2.4 玉米醇溶蛋白抗菌薄膜的厚度测定第72页
        5.2.5 玉米醇溶蛋白抗菌薄膜的抑菌性评价(抑菌圈实验)第72页
        5.2.6 鱼丸的制作工艺第72-73页
        5.2.7 鱼丸的前处理第73页
        5.2.8 鱼丸的贮藏实验第73-75页
        5.2.9 数据分析第75页
    5.3 结果与讨论第75-82页
        5.3.1 玉米醇溶蛋白抗菌薄膜的厚度测定及抑菌效果(抑菌圈实验)第75-77页
        5.3.2 鱼丸的贮藏实验第77-82页
    5.4 本章小结第82-84页
第6章 结论、创新点与展望第84-87页
    6.1 结论第84-85页
    6.2 创新点第85页
    6.3 展望第85-87页
参考文献第87-99页
附录一 化合物14的核磁图谱第99-100页
附录二 缩略语表第100-101页
附录三 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第101-102页
致谢第102-103页

论文共10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梅山文化园材料建构及其地域文化表达
下一篇:楼田村与干岩头村村落结构形态比较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