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高等教育论文--教学理论、教学法论文--课程论文

以“双一流建设”为导向的学科评估制度优化研究

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7页
第1章 绪论第11-21页
    1.1 选题缘起第11-12页
    1.2 相关文献研究综述第12-16页
        1.2.1 对学科评估概念的研究第12-13页
        1.2.2 对学科评估实践中存在问题的研究第13-14页
        1.2.3 对不同学科评估指标体系的研究第14页
        1.2.4 对国外学科评估制度的研究第14-16页
    1.3 研究方法第16-17页
        1.3.1 文献法第16页
        1.3.2 文本分析法第16-17页
        1.3.3 历史研究法第17页
    1.4 相关概念的辨析第17-21页
        1.4.1 学科与专业第17-19页
        1.4.2 评估与评价第19-20页
        1.4.3 学科评估与学科建设第20-21页
第2章 学科评估制度的演进脉络第21-34页
    2.1 评估目的一脉相承第21-23页
    2.2 指标体系不断优化第23-29页
        2.2.1 学术队伍由注重“帽子人才”到关注“梯队建设”第23-25页
        2.2.2 科学研究由注重“数量”到关注“质量”第25-26页
        2.2.3 人才培养由“片面”向“多维”拓展第26-28页
        2.2.4 学术声誉由“内部声誉”向“外部声誉”延伸第28-29页
    2.3 评估方法与程序更加科学第29-31页
        2.3.1 归属度法与时俱进应对新兴学科与交叉学科第29-30页
        2.3.2 信息采集客户端系统保障数据规范、准确第30页
        2.3.3 数据信息核查反映评估运行公开、透明第30页
        2.3.4 定性分析聆听社会各界之声第30-31页
    2.4 评估结果淡化排名第31-34页
        2.4.1 结果处理方法力求回归评估初衷第31-32页
        2.4.2 结果呈现方式凸显服务价值导向第32-34页
第3章 学科评估的价值诉求和实然困境第34-42页
    3.1 学科评估的价值诉求第34-36页
        3.1.1 内外部双重逻辑制约学科发展第34-35页
        3.1.2 尊重学科发展内在逻辑是学科评估的核心原则第35页
        3.1.3 促进学科建设与发展是学科评估的最终归宿第35-36页
    3.2 学科评估制度的实然困境第36-42页
        3.2.1 “伪第三方”评估主体的独立性与公信力不足第37-38页
        3.2.2 评估指标体系泛化、窄化、异化、固化现象突出..第38-40页
        3.2.3 评估程序专业性和科学性缺失第40-41页
        3.2.4 夸大评估结果,背离评估诉求第41-42页
第4章 “双一流”语境下学科评估制度的优化之道第42-48页
    4.1 积极培育真正的第三方评估主体,实现公正评价第42-43页
    4.2 进一步完善学科评估指标体系,回归价值理性第43-45页
        4.2.1 彻底打破“一级学科”划分壁垒,突出学科发展特色第44-45页
        4.2.2 全面推行“代表作制”,维护学术生态环境第45页
    4.3 积极优化评估程序,保障评估结果客观第45-46页
    4.4 合理解读评估结果,科学配置教育资源第46-48页
第5章 总结与展望第48-51页
    5.1 学科评估在改革中发展第48页
    5.2 学科评估在发展中关照学科内在逻辑第48-49页
    5.3 学科评估在维护内在逻辑中坚守“以评促发展”的价值取向第49-51页
参考文献第51-56页
作者简介及其在学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第56-57页
致谢第57页

论文共5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美国研究型大学本科人才培养质量的制度保障研究
下一篇:美国斯坦福大学本科生就业能力培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