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中等教育论文--各科教学法、教学参考书论文--历史、地理论文--历史论文

美国中学历史教科书中的中国国家形象研究--以McDougal Littell版《世界历史》为例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7页
绪论第11-21页
    一、问题缘起及研究的意义第11-12页
    二、研究综述第12-19页
    三、写作思路、创新点及研究方法第19-20页
    四、相关概念的界定第20-21页
第一章 美国McDougal Littell版《世界历史》中国史内容的分析和整理第21-41页
    第一节 美国中学历史教科书的选用第21-22页
        一、美国中学历史教科书的选用制度第21页
        二、McDougalLittell版《世界历史》的使用情况第21-22页
    第二节 《世界历史》课程标准关于中国史内容的选择和定位第22-30页
        一、《世界历史》课程标准的结构与内容第22-29页
        二、《世界历史》课程标准的中国史内容第29-30页
    第三节 McDougal Littell版《世界历史》中的中国史内容第30-41页
        一、McDougal Littell版《世界历史》的教材结构第30-32页
        二、中国史内容的分布情况第32-36页
        三、中国史的内容特点第36-38页
        四、勾勒出的中国形象第38-41页
第二章 古代中国国家形象:“幅员辽阔、经济富庶”的文明古国第41-55页
    第一节 “大一统”的政治文明第41-46页
        一、中央集权制度的大一统第41-44页
        二、大一统下的连贯性和周而复始的循环性第44-46页
    第二节 “科技先进”、“文明开放”的经济形象第46-48页
        一、先进的科学技术水平第46-47页
        二、发达的对外贸易第47-48页
    第三节 源远流长的思想文化形象第48-52页
        一、源远流长的思想第49-51页
        二、绚烂多彩的文化成就第51-52页
    第四节 秩序井然的社会形象第52-55页
        一、中国社会结构的构成第52-53页
        二、妇女地位第53-55页
第三章 近代中国国家形象:“夜郎自大、固步自封”的没落王国第55-67页
    第一节 “革命不断”的政治形象第55-61页
        一、清政府的“自救”第55-57页
        二、人民的反抗第57-58页
        三、中国共产党和国民党的恩怨第58-61页
    第二节 “拒绝开放到被迫开放”的经济形象第61-62页
    第三节 “思想交融,相互碰撞”的思想形象第62-63页
        一、民主、自由的资本主义思想在中国的传播第62页
        二、社会主义思想在中国的传播第62-63页
    第四节 “屈辱”的军事外交形象第63-67页
第四章 现代中国国家形象:多变的“异端”第67-75页
    第一节 “异端”的政治形象第67-71页
        一、制造“两个中国”第67-68页
        二、丑化中国的社会主义第68-69页
        三、强调中国民主政治建设失误第69-71页
    第二节 实践中发展完善的社会主义经济的国家形象第71-73页
        一、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中的挫折第71页
        二、改革开放对中国的重大影响第71-73页
    第三节 国际地位不断提升的外交形象第73-75页
        一、中美关系的发展变化第73页
        二、肯定中国在外交方面的一些成就第73-75页
第五章 美国中学历史教科书对我国历史教科书编写的启示第75-85页
    第一节 关注知识体系的建构第75-77页
        一、知识体系的完整性第75-76页
        二、知识体系的建构要体现便教利学的原则第76-77页
    第二节 培养学生史学素养第77-78页
    第三节 重视多种史观的应用第78-81页
        一、文明史观第78-79页
        二、全球史观第79-80页
        三、环境史观第80-81页
    第四节 更新“中国形象”内容第81-85页
        一、加强各国历史教育的交流第81-82页
        二、及时引进最新的史学研究成果第82-85页
结语第85-87页
参考文献第87-93页
    一、学术著作类第87-89页
    二、期刊论文类第89-91页
    三、硕博论文类第91-92页
    四、其他第92-93页
附录1第93-102页
附录2第102-104页
致谢第104页

论文共10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中日高中历史教科书中关于“甲午、日俄和抗日战争”的比较研究
下一篇:小学低年级学生数学阅读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