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1 前言 | 第6-7页 |
2 文献综述 | 第7-15页 |
2.1 关于儿童焦虑情绪障碍的相关研究 | 第7-9页 |
2.1.1 焦虑情绪障碍的界定 | 第7页 |
2.1.2 焦虑情绪障碍对儿童的影响 | 第7-8页 |
2.1.3 儿童焦虑情绪障碍测量方法概述 | 第8页 |
2.1.4 对焦虑情绪障碍的实证研究 | 第8-9页 |
2.2 箱庭疗法的理论研究 | 第9-12页 |
2.2.1 荣格分析心理学理论 | 第9-11页 |
2.2.2 积极想象技术与箱庭疗法 | 第11页 |
2.2.3 投射技术与箱庭疗法 | 第11-12页 |
2.2.4 中国文化与箱庭疗法 | 第12页 |
2.3 箱庭疗法的实证综述 | 第12-15页 |
2.3.1 箱庭疗法的形成过程 | 第12-13页 |
2.3.2 对箱庭疗法的信效度研究 | 第13-14页 |
2.3.3 箱庭疗法应用于儿童的临床实践研究 | 第14-15页 |
3 儿童焦虑情绪障碍现状调查研究 | 第15-19页 |
3.1 研究设计 | 第15-16页 |
3.1.1 调查工具 | 第15页 |
3.1.2 调查对象 | 第15-16页 |
3.1.3 数据处理工具 | 第16页 |
3.2 儿童焦虑情绪障碍筛查表调查结果与分析 | 第16-18页 |
3.2.1 焦虑情绪障碍与非焦虑情绪障碍儿童SCARED得分差异 | 第16页 |
3.2.2 焦虑情绪障碍儿童的性别差异 | 第16-17页 |
3.2.3 焦虑情绪障碍儿童的年级差异 | 第17页 |
3.2.4 焦虑情绪障碍儿童在是否为独生子女维度上的差异 | 第17-18页 |
3.3 小结 | 第18-19页 |
4 焦虑情绪障碍儿童初始箱庭作品的特征研究 | 第19-31页 |
4.1 研究设计 | 第19-20页 |
4.1.1 研究的问题 | 第19页 |
4.1.2 研究方法的选择 | 第19页 |
4.1.3 研究对象 | 第19-20页 |
4.1.4 研究工具 | 第20页 |
4.2 初始箱庭作品制作与数据收集 | 第20-24页 |
4.2.1 制作初始箱庭作品 | 第20-22页 |
4.2.2 箱庭作品特征分析维度的界定 | 第22-23页 |
4.2.3 箱庭作品特征分析表的填写 | 第23-24页 |
4.3 焦虑情绪障碍儿童初始箱庭作品的特征与分析 | 第24-27页 |
4.3.1 箱庭作品沙具使用的数量和类型 | 第24页 |
4.3.2 箱庭作品的场景和主题 | 第24-25页 |
4.3.3 沙子的使用情况 | 第25-26页 |
4.3.4 自我像的表现及方式 | 第26页 |
4.3.5 箱庭作品制作时间 | 第26页 |
4.3.6 箱庭作品的体验 | 第26-27页 |
4.3.7 制作箱庭作品过程中与研究者的交流情况 | 第27页 |
4.4 小结 | 第27-31页 |
5 箱庭疗法对儿童焦虑情绪障碍的干预研究 | 第31-48页 |
5.1 研究设计 | 第31-32页 |
5.1.1 研究的问题 | 第31页 |
5.1.2 研究方法的选择 | 第31页 |
5.1.3 干预程序 | 第31-32页 |
5.2 研究的实施 | 第32-44页 |
5.2.1 研究对象的选择 | 第32页 |
5.2.2 干预过程 | 第32-44页 |
5.3 箱庭干预结果 | 第44-46页 |
5.4 小结 | 第46-48页 |
6 总结 | 第48-50页 |
6.1 关于焦虑情绪障碍儿童的思考 | 第48页 |
6.2 研究的不足 | 第48页 |
6.3 进一步研究建议 | 第48-50页 |
7 研究结论 | 第50-51页 |
参考文献 | 第51-54页 |
中文文献 | 第51-52页 |
英文文献 | 第52-54页 |
附录 | 第54-59页 |
附录1:儿童焦虑性情绪障碍筛查表(SCARED) | 第54-56页 |
附录2:箱庭制作过程记录表 | 第56-58页 |
附表3:箱庭作品特征分析表 | 第58-59页 |
致谢 | 第59-60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60-6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