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3-19页 |
1.1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13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3-16页 |
1.2.1 对外汉语教材练习编写的相关研究 | 第14页 |
1.2.2 汉语交际能力培养的相关研究 | 第14-15页 |
1.2.3 交际任务设计的相关研究 | 第15-16页 |
1.3 交际任务型练习的界定 | 第16-17页 |
1.3.1 练习的内涵和分类 | 第16页 |
1.3.2 交际性练习的分类 | 第16页 |
1.3.3 交际任务型练习的定义 | 第16-17页 |
1.4 研究方法与对象 | 第17-19页 |
1.4.1 研究方法 | 第17页 |
1.4.2 研究对象 | 第17-19页 |
第2章 交际任务型练习的考察 | 第19-29页 |
2.1 交际任务型练习题型的考察 | 第19-24页 |
2.1.1 具体题型介绍 | 第19-22页 |
2.1.2 各教材中题型数量考察 | 第22-24页 |
2.1.3 学习者对题型的兴趣 | 第24页 |
2.2 交际任务型练习话题的考察 | 第24-27页 |
2.2.1 各教材中练习话题的考察 | 第25-26页 |
2.2.2 学习者对练习话题的兴趣 | 第26-27页 |
2.3 交际任务型练习形式的考察 | 第27-29页 |
2.3.1 各教材中练习形式的考察 | 第27页 |
2.3.2 学习者对练习形式的兴趣 | 第27-29页 |
第3章 交际任务型练习的对比分析 | 第29-38页 |
3.1 讨论题 | 第30-31页 |
3.1.1 《发展汉语》例题 | 第30页 |
3.1.2 《高级汉语口语》例题 | 第30-31页 |
3.1.3 讨论题对比分析 | 第31页 |
3.2 辩论题 | 第31-32页 |
3.2.1 《汉语口语速成》例题 | 第31页 |
3.2.2 《高级汉语口语》例题 | 第31-32页 |
3.2.3 辩论题对比分析 | 第32页 |
3.3 完成句子题 | 第32-33页 |
3.3.1 《发展汉语》例题 | 第32-33页 |
3.3.2 《高级口语教程》例题 | 第33页 |
3.3.3 完成句子题对比分析 | 第33页 |
3.4 自由表达题 | 第33-35页 |
3.4.1 《发展汉语》例题 | 第33-34页 |
3.4.2 《汉语口语速成》例题 | 第34页 |
3.4.3 自由表达题对比分析 | 第34-35页 |
3.5 情景活动题 | 第35-36页 |
3.5.1 《高级汉语口语》例题 | 第35页 |
3.5.2 《汉语口语速成》例题 | 第35-36页 |
3.5.3 情景活动题对比分析 | 第36页 |
3.6 调查访问题 | 第36-37页 |
3.6.1 《发展汉语》例题 | 第36页 |
3.6.2 《高级汉语口语》例题 | 第36-37页 |
3.6.3 调查访问题对比分析 | 第37页 |
3.7 本章小结 | 第37-38页 |
第4章 交际任务型练习设计的思考 | 第38-45页 |
4.1 存在问题 | 第38-40页 |
4.1.1 交际任务型练习没有具体的话题和情境引导 | 第38页 |
4.1.2 交际任务型练习形式不明确 | 第38-39页 |
4.1.3 交际任务型练习缺乏相应的反思评价体系 | 第39-40页 |
4.2 改进意见 | 第40-42页 |
4.2.1 交际任务型练习要有贴近生活的情境 | 第40页 |
4.2.2 选择学生感兴趣且实用的交际任务话题 | 第40-41页 |
4.2.3 交际任务型练习的形式要多样、有效、合理 | 第41页 |
4.2.4 适当增加对交际任务型练习成果的评价 | 第41页 |
4.2.5 交际任务型练习设计需注重语言形式与交际能力的平衡 | 第41-42页 |
4.3 设计尝试 | 第42-45页 |
4.3.1 交际任务型练习开展前 | 第42页 |
4.3.2 交际任务型练习开展中 | 第42-43页 |
4.3.3 交际任务型练习开展后 | 第43-45页 |
结语 | 第45-46页 |
参考文献 | 第46-48页 |
附录 调查问卷 | 第48-50页 |
致谢 | 第5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