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绪论 | 第8-14页 |
一、问题的提出 | 第8-9页 |
二、研究综述 | 第9-12页 |
1.关于历史人物评价的标准 | 第9-10页 |
2.关于评价历史人物的方法与原则 | 第10-11页 |
3.关于历史人物的评价问题与误区 | 第11-12页 |
三、本文的研究思路和创新之处 | 第12-14页 |
1.研究思路和方法 | 第12页 |
2.本文创新之处 | 第12-14页 |
第一章 传统史学关于历史人物评价标准的分析 | 第14-22页 |
一、我国古代史学著作中历史人物评价标准的分析 | 第14-18页 |
二、近现代史学家对历史人物的评价 | 第18-22页 |
第二章 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中的评价标准和基本方法 | 第22-28页 |
一、课堂教学中的人物评价标准 | 第22-25页 |
二、人物评价教学中的方法 | 第25-28页 |
1.阶段论 | 第25-26页 |
2.方面论 | 第26页 |
3.重点论 | 第26-27页 |
4.综合论 | 第27-28页 |
第三章 人物评价中应该注意的问题 | 第28-34页 |
一、坚持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评价历史人物 | 第28页 |
二、处理好历史评价与道德评价的关系 | 第28-29页 |
三、处理好动机与效果的关系 | 第29-30页 |
四、政治态度与学术、艺术造诣相分离 | 第30-31页 |
五、坚持气节评价的原则 | 第31-32页 |
六、坚持阶级分析的原则 | 第32-34页 |
第四章 高中历史人物的教学设计——以评价北宋名相王安石为例 | 第34-42页 |
结语 | 第42-44页 |
参考文献 | 第44-48页 |
附录 | 第48-50页 |
致谢 | 第50-5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