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7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10-24页 |
1 核心概念界定 | 第10-13页 |
1.1 时序认知的界定 | 第10-11页 |
1.2 时距认知的界定 | 第11-12页 |
1.3 听觉障碍儿童的界定 | 第12-13页 |
2 时间认知相关理论的研究概况 | 第13-16页 |
2.1 时间知觉的相关理论研究 | 第13-14页 |
2.2 时序认知的相关理论研究 | 第14-15页 |
2.3 时距认知的相关理论研究 | 第15-16页 |
3 时序、时距认知的相关研究 | 第16-24页 |
3.1 成人时序、时距认知的相关研究 | 第16-19页 |
3.2 普通儿童时序、时距认知的相关研究 | 第19-22页 |
3.3 特殊儿童时序、时距认知的相关研究 | 第22-24页 |
第二章 本研究的整体构思 | 第24-26页 |
1 研究听障儿童时序、时距认知的目的和意义 | 第24-25页 |
1.1 研究的目的 | 第24页 |
1.2 研究的意义 | 第24-25页 |
1.2.1 研究的理论意义 | 第24-25页 |
1.2.2 研究的实践意义 | 第25页 |
2 本研究的具体思路 | 第25-26页 |
第三章 听障儿童和普通儿童时序记忆的实验研究 | 第26-42页 |
1 实验目的 | 第26页 |
2 研究方法 | 第26-28页 |
2.1 被试 | 第26-27页 |
2.2 材料和设备 | 第27页 |
2.3 实验过程 | 第27-28页 |
2.4 实验设计 | 第28页 |
3 研究结果与分析 | 第28-38页 |
3.1 听障儿童和普通儿童时序记忆得分的比较 | 第28-30页 |
3.2 听障儿童和普通儿童时序记忆得分的总体检验 | 第30-38页 |
3.2.1 被试间时序记忆得分的比较检验 | 第31-33页 |
3.2.2 被试内时序记忆得分的比较检验 | 第33-38页 |
4 讨论 | 第38-42页 |
4.1 缺失听觉通道经验对时序记忆的影响 | 第38-39页 |
4.2 位置、刺激类型对听障儿童时序记忆的影响 | 第39-40页 |
4.3 位置、刺激类型对普通儿童时序记忆的影响 | 第40-42页 |
第四章 听障儿童和普通儿童时距估计的实验研究 | 第42-49页 |
1 实验目的 | 第42页 |
2 研究方法 | 第42-43页 |
2.1 被试 | 第42页 |
2.2 材料和设备 | 第42-43页 |
2.3 实验过程 | 第43页 |
2.4 实验设计 | 第43页 |
3 实验结果与分析 | 第43-47页 |
3.1 比较听障儿童和普通儿童时距估计的准确性 | 第43-44页 |
3.2 相对误差率的总体检验 | 第44-46页 |
3.3 时距类型对儿童估计时距相对误差率差异的检验 | 第46页 |
3.4 被试内相对误差率差异的检验 | 第46-47页 |
3.4.1 听障儿童被试内相对误差率的检验 | 第46-47页 |
3.4.2 普通儿童被试内相对误差率的检验 | 第47页 |
4 讨论 | 第47-49页 |
4.1 被试时距估计值与实际时距的比较 | 第47-48页 |
4.2 被试间相对误差率的比较 | 第48页 |
4.3 不同时距类型对听障儿童、普通儿童时距估计的影响 | 第48-49页 |
第五章 总讨论 | 第49-53页 |
1 时序记忆的影响因素 | 第49-51页 |
1.1 听觉通道缺失对时序记忆的影响 | 第49-50页 |
1.2 不同位置对时序记忆的影响 | 第50页 |
1.3 刺激类型对时序记忆的影响 | 第50-51页 |
2 时距估计的影响因素 | 第51-53页 |
2.1 缺失听觉通道对时距估计的影响 | 第51-52页 |
2.2 不同时距类型对时距认知的影响 | 第52-53页 |
第六章 结语 | 第53-56页 |
1 总结论 | 第53-54页 |
2 创新与展望 | 第54-56页 |
参考文献 | 第56-62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出版或发表的论著、论文 | 第62-63页 |
致谢 | 第6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