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5-8页 |
英文摘要 | 第8-11页 |
前言 | 第12-18页 |
一、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12-17页 |
(一)、大型医用设备的定义和分类 | 第12-13页 |
(二)、我国对大型医用设备的管理政策 | 第13-14页 |
(三)、我国大型医用设备配置管理现状 | 第14-15页 |
(四)、其他国家大型医用设备配置管理现状 | 第15-17页 |
二、研究目标 | 第17-18页 |
研究内容和方法 | 第18-23页 |
一、研究内容 | 第18页 |
(一)、综述国外大型医用设备发展趋势与管理政策 | 第18页 |
(二)、了解我国大型医用设备的配置、利用和管理现状 | 第18页 |
(三)、预测我国大型医用设备的配置数量 | 第18页 |
(四)、分析大型医用设备配置与使用对卫生费用的影响 | 第18页 |
(五)、提出大型医用设备配置规划和管理的政策建议 | 第18页 |
二、研究方法 | 第18-22页 |
(一)、文献检索 | 第18-19页 |
(二)、现有资料的再分析 | 第19页 |
(三)、专家咨询 | 第19页 |
(四)、现场调查 | 第19-20页 |
(五)、数据录入和预处理 | 第20页 |
(六)、数据分析 | 第20-22页 |
三、技术路线 | 第22-23页 |
研究结果 | 第23-54页 |
一、样本省市人口、经济情况 | 第23页 |
二、调查医院和设备基本情况 | 第23页 |
三、调查医院总体概况 | 第23-24页 |
四、设备配置情况 | 第24-31页 |
(一)、CT配置情况 | 第24-26页 |
(二)、MRI配置情况 | 第26-27页 |
(三)、DSA配置情况 | 第27-28页 |
(四)、SPECT配置情况 | 第28-30页 |
(五)、LA配置情况 | 第30-31页 |
(六)、小结 | 第31页 |
五、大型医用设备管理现状定性分析 | 第31-33页 |
六、设备利用情况 | 第33-49页 |
(一)、服务量 | 第33-37页 |
(二)、门诊和住院中的设备利用情况 | 第37-39页 |
(三)、服务效率 | 第39-41页 |
1、CT | 第39页 |
2、MRI | 第39-40页 |
3、DSA | 第40页 |
4、SPECT | 第40-41页 |
5、LA | 第41页 |
(四)、服务质量 | 第41-42页 |
(五)、适宜性评价 | 第42-49页 |
1、病例分析 | 第42-44页 |
2、设备使用适宜性分析 | 第44-49页 |
(1)、CT使用适宜性分析 | 第44-45页 |
(2)、MRI使用适宜性分析 | 第45-47页 |
(3)、DSA使用适宜性分析 | 第47页 |
(4)、Logistic回归分析 | 第47-49页 |
七、费用的影响因素分析 | 第49-51页 |
八、配置数量预测 | 第51-54页 |
(一)、指数平滑法 | 第51-52页 |
(二)、需求法 | 第52页 |
(三)、滞后模型法 | 第52-53页 |
(四)、三种方法数据汇总 | 第53-54页 |
讨论和建议 | 第54-61页 |
一、讨论 | 第54-56页 |
(一)、设备配置量增长迅速,但总体配置水平并非很高 | 第54页 |
(二)、政府对大型医用设备购置投入不足 | 第54页 |
(三)、设备能力利用率有待提高 | 第54-55页 |
(四)、设备利用合理率较高,利用不足与过度利用现象并存 | 第55页 |
(五)、医院级别、入院情况、是否手术和设备的利用与否是影响医疗费用的主要因素 | 第55-56页 |
(六)、几种预测方法的比较 | 第56页 |
二、建议 | 第56-60页 |
(一)、秉持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基本原则 | 第56-57页 |
(二)、编制科学合理的大型医用设备数量 | 第57-59页 |
(三)、优化新时期大型医用设备的宏观调控策略 | 第59-60页 |
三、研究存在的不足和进一步的方向 | 第60-61页 |
参考文献 | 第61-63页 |
附表 | 第63-67页 |
综述 | 第67-76页 |
参考文献 | 第74-76页 |
在读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第76-77页 |
致谢 | 第77-7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