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电工技术论文--独立电源技术(直接发电)论文--蓄电池论文

锂离子电池碳负极材料的合成及性能表征

文摘第6-8页
Abstract第8-9页
第一章 绪论第10-37页
    1.1 引言第10-11页
    1.2 锂离子电池简介第11-14页
        1.2.1 锂离子电池发展概要第11-13页
        1.2.2 锂离子电池基本原理及构造第13-14页
    1.3 锂离子电池电极材料第14-20页
        1.3.1 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第14-16页
        1.3.2 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第16-20页
    1.4 碳负极材料研究进展第20-27页
        1.4.1 石墨负极材料第20-22页
        1.4.2 无定形碳材料第22-24页
        1.4.3 碳材料的改性第24-27页
    1.5 本论文的研究思路和主要内容第27-28页
    参考文献第28-37页
第二章 试剂及实验技术第37-42页
    2.1 实验用的主要药品与仪器第37-38页
        2.1.1 实验药品第37-38页
        2.1.2 实验仪器第38页
    2.2 材料表征技术第38-40页
    2.3 电化学测量技术第40-41页
    参考文献第41-42页
第三章 沥青基软碳修饰的硬碳材料的制备及其电化学研究第42-61页
    3.1 引言第42-43页
    3.2 本章主要工作第43页
    3.3 实验部分第43-45页
        3.3.1 试剂及仪器第43-44页
        3.3.2 材料制备第44页
        3.3.3 材料表征第44-45页
        3.3.4 电化学测试第45页
    3.4 结果与讨论第45-57页
        3.4.1 前驱体的选择第45-46页
        3.4.2 XRD粉末衍射测试第46-48页
        3.4.3 TEM透射电镜表征第48-50页
        3.4.4 拉曼(Raman)光谱测试第50-51页
        3.4.5 材料的电化学性能研究第51-54页
        3.4.6 热处理温度和软碳掺杂量对材料电化学性能的影响第54-57页
    3.5 本章小结第57页
    参考文献第57-61页
第四章 石墨化多孔碳的制备及其作为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研究第61-76页
    4.1 引言第61-62页
    4.2 本章主要工作第62页
    4.3 实验部分第62-64页
        4.3.1 试剂及仪器第62-63页
        4.3.2 材料制备第63-64页
        4.3.3 材料表征第64页
        4.3.4 电化学测试第64页
    4.4 结果与讨论第64-73页
        4.4.1 材料表征第64-69页
            4.4.1.1 XRD粉末衍射测试第65-66页
            4.4.1.2 孔径分布和比表面积测试第66-67页
            4.4.1.3 电镜表征第67-68页
            4.4.1.4 拉曼(Raman)光谱测试第68-69页
        4.4.2 样品材料的电化学测试第69-73页
            4.4.2.1 恒电流充放电测试第69-71页
            4.4.2.2 倍率性能测试第71-72页
            4.4.2.3 材料优良电化学性能的解释第72-73页
    4.5 本章小结第73-74页
    参考文献第74-76页
第五章 石墨烯-硅复合材料的合成及性能研究第76-87页
    5.1 引言第76-77页
    5.2 本章主要工作第77页
    5.3 实验部分第77-79页
        5.3.1 试剂及仪器第77-78页
        5.3.2 材料制备第78页
        5.3.3 材料表征第78-79页
        5.3.4 电化学测试第79页
    5.4 结果与讨论第79-83页
        5.4.1 制备过程表征第79-81页
        5.4.2 电化学性质表征第81-83页
    5.5 本章小结第83-85页
    参考文献第85-87页
在校期间发表文章第87-88页
在校期间获得奖励第88-89页
致谢第89-90页

论文共9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乙类大型医用设备配置规划与管理的政策研究
下一篇:低压降线性稳压电源的研究与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