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经济计划与管理论文--企业经济论文--企业计划与经营决策论文--企业行政管理论文--人事管理论文

真有之情和应有之情对旅游意向的影响--基于自我构念的调节作用

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7页
1 绪论第11-18页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第11-14页
        1.1.1 研究背景第11-13页
        1.1.2 研究意义第13-14页
    1.2 研究目的第14页
    1.3 研究内容与思路第14-15页
        1.3.1 研究内容第14-15页
        1.3.2 研究思路第15页
    1.4 研究方法第15-16页
    1.5 研究创新第16-18页
2 文献综述与理论基础第18-39页
    2.1 真有之情和应有之情的相关研究第18-24页
        2.1.1 真有之情和应有之情的概念第19-23页
        2.1.2 真有之情和应有之情的维度和测量第23-24页
        2.1.3 真有之情和应有之情与其他变量的关系第24页
    2.2 自我构念的相关研究第24-29页
        2.2.1 自我构念的概念第24-25页
        2.2.2 自我构念的维度和测量第25-28页
        2.2.3 自我构念与其他变量的关系研究第28-29页
    2.3 目的地态度的相关研究第29-32页
        2.3.1 目的地态度的概念第29-31页
        2.3.2 目的地态度的维度和测量第31页
        2.3.3 目的地态度与其他变量的关系第31-32页
    2.4 旅游意向的相关研究第32-34页
        2.4.1 旅游意向的概念第32-33页
        2.4.2 旅游意向的维度和测量第33页
        2.4.3 旅游意向与其他变量的关系第33-34页
    2.5 理论基础第34-38页
        2.5.1 计划行为理论第34-36页
        2.5.2 社会认同理论第36-37页
        2.5.3 S-O-R理论模型第37-38页
    2.6 本章小结第38-39页
3 模型构建与研究设计第39-49页
    3.1 研究模型第39-40页
    3.2 研究假设第40-43页
        3.2.1 真有之情、应有之情与目的地态度关系的假设第40-41页
        3.2.2 自我构念作为调节变量的假设第41-42页
        3.2.3 目的地态度与旅游意向关系的假设第42-43页
    3.3 量表开发与初始问卷设计第43-46页
        3.3.1 真有之情和应有之情量表第43-44页
        3.3.2 自我构念量表第44-45页
        3.3.3 目的地态度量表第45页
        3.3.4 旅游意向量表第45页
        3.3.5 初始问卷设计第45-46页
    3.4 问卷预测试与量表的修正第46-48页
        3.4.1 预测试问卷的信度分析第46-47页
        3.4.2 预测试问卷的效度分析第47-48页
        3.4.3 量表的修正第48页
    3.5 本章小结第48-49页
4 统计分析和假设检验第49-58页
    4.1 样本收集与描述性统计第49-50页
        4.1.1 调研样本概况第49页
        4.1.2 描述性统计量第49-50页
    4.2 信度分析第50页
    4.3 效度分析第50-53页
    4.4 结构方程检验第53-54页
    4.5 调节效应分析第54-57页
        4.5.1 独立自我调节检验第54-55页
        4.5.2 互依自我调节检验第55-57页
    4.6 本章小结第57-58页
5 研究结果与讨论第58-63页
    5.1 结论与启示第58-61页
        5.1.1 研究结论第58-60页
        5.1.2 管理启示第60-61页
    5.2 研究局限及未来展望第61-62页
    5.3 本章小结第62-63页
参考文献第63-71页
附录第71-73页
致谢第73-74页

论文共7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影视节目的受众参与对影视旅游动机的影响研究--以《奔跑吧兄弟》节目受众为例
下一篇:AI公司动漫品牌的推广策略及改进研究--以哆啦A梦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