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视节目的受众参与对影视旅游动机的影响研究--以《奔跑吧兄弟》节目受众为例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1 绪论 | 第9-13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9-10页 |
1.1.1 “旅游+”时代的到来 | 第9页 |
1.1.2 影视旅游的迅速发展 | 第9-10页 |
1.1.3 产业融合的趋势推动 | 第10页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10-11页 |
1.2.1 研究目的 | 第10页 |
1.2.2 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1.3 研究内容和方法 | 第11-13页 |
1.3.1 研究内容 | 第11-12页 |
1.3.2 技术路线 | 第12页 |
1.3.3 研究方法 | 第12-13页 |
2 国内外文献综述 | 第13-22页 |
2.1 影视旅游的相关研究进展 | 第13-17页 |
2.1.1 影视旅游的概念 | 第13-14页 |
2.1.2 影视旅游动机的概念 | 第14页 |
2.1.3 影视旅游的客体研究 | 第14-15页 |
2.1.4 影视旅游的主体研究 | 第15-16页 |
2.1.5 影视旅游动机研究 | 第16-17页 |
2.2 受众参与的相关研究进展 | 第17-22页 |
2.2.1 参与的相关研究 | 第17-20页 |
2.2.2 受众参与的概念 | 第20页 |
2.2.3 受众参与的维度界定 | 第20-22页 |
3 研究设计 | 第22-30页 |
3.1 假设提出 | 第22-25页 |
3.1.1 受众参与和印证体验动机的关系 | 第22-23页 |
3.1.2 受众参与和朝圣寻梦动机的关系 | 第23-24页 |
3.1.3 受众参与和寻找有意义的地方动机的关系 | 第24页 |
3.1.4 受众参与和逃避现实动机的关系 | 第24-25页 |
3.2 研究模型 | 第25-26页 |
3.3 问卷设计 | 第26-30页 |
3.3.1 研究对象 | 第26-27页 |
3.3.2 受众参与的量表设计 | 第27-28页 |
3.3.3 影视旅游动机的量表设计 | 第28-30页 |
4 实证分析 | 第30-52页 |
4.1 描述性统计分析 | 第30-33页 |
4.1.1 样本的描述性统计分析 | 第30-32页 |
4.1.2 测量题项的描述性统计分析 | 第32-33页 |
4.2 信度与效度分析 | 第33-39页 |
4.2.1 信度分析 | 第33-35页 |
4.2.2 效度分析 | 第35-39页 |
4.3 相关分析 | 第39-40页 |
4.4 回归分析 | 第40-44页 |
4.4.1 受众参与和印证体验动机的关系 | 第40-41页 |
4.4.2 受众参与和朝圣寻梦动机的关系 | 第41-42页 |
4.4.3 受众参与和寻找有意义的地方动机的关系 | 第42-43页 |
4.4.4 受众参与和逃避现实动机的关系 | 第43-44页 |
4.5 方差分析 | 第44-52页 |
4.5.1 性别对受众参与的方差分析 | 第44-45页 |
4.5.2 年龄对受众参与的方差分析 | 第45-46页 |
4.5.3 受教育程度对受众参与的方差分析 | 第46-48页 |
4.5.4 平均月收入对受众参与的方差分析 | 第48-50页 |
4.5.5 家庭结构对受众参与的方差分析 | 第50-52页 |
5 结论与展望 | 第52-60页 |
5.1 研究结论 | 第52-56页 |
5.1.1 实证研究结论 | 第52-55页 |
5.1.2 研究假设验证结果 | 第55-56页 |
5.2 相关建议和对策 | 第56-58页 |
5.2.1 影视制作公司发展策略 | 第56-57页 |
5.2.2 影视旅游目的地开发策略 | 第57-58页 |
5.3 研究的创新点、局限和展望 | 第58-60页 |
5.3.1 创新点 | 第58-59页 |
5.3.2 研究局限和展望 | 第59-60页 |
参考文献 | 第60-64页 |
附录 | 第64-66页 |
致谢 | 第66-6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