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艺术论文--音乐论文--音乐技术理论与方法论文--声乐理论论文

论“混声”在歌唱学习中的重要性--以男高音为例

中文摘要第3-4页
英文摘要第4页
第一章 “混声”的界定及发展概述第7-13页
    一、“混声”的界定第7-10页
        1、“混声”的相关定义第7-8页
        2、“混声”与“云遮月”、“二合水”、“夹板音”、“音膛相聚”的异同第8-10页
        3、本文关于“混声”的界定第10页
    二、“混声”的发展概述第10-13页
        1、“混声”在国外的发展及现状第10-11页
        2、“混声”在我国的发展及现状第11-13页
第二章 “混声”对男高音的重要性第13-20页
    一、男高音的定义及特殊性第13-14页
        1、男高音的定义第13页
        2、男高音的特殊性第13-14页
    二、“混声”与发声技巧的关系第14-17页
        1、“混声”与呼吸的关系第14-15页
        2、“混声”与发声的关系第15-16页
        3、“混声”与共鸣的关系第16-17页
    三、“混声”对男高音的影响第17-20页
        1、“混声”对声区的影响第17-18页
        2、“混声”对音量的影响第18-19页
        3、“混声”对音域的影响第19-20页
第三章 获得“混声”的方法第20-23页
    一、通过轻声哼唱练习获得“混声”第20-21页
    二、通过八度练习获得“混声”第21页
    三、通过打“嘟”练习获得“混声”第21-23页
第四章 “混声”在男高音作品演唱中的实际运用第23-30页
    一、以宣叙调《安慰我的子民》为例第23-27页
        1、作品简介第23-24页
        2、“混声”在该作品中的运用第24-27页
    二、以艺术歌曲《思乡》为例第27-30页
        1、作品简介第27页
        2、“混声”在该作品中的运用第27-30页
结语第30-31页
参考文献第31-33页
附录第33-39页
致谢第39-40页

论文共4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雷默音乐教育哲学融合论
下一篇:我国幼儿古筝教材教学内容的研究--以长沙地区幼儿古筝教材使用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