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轻工业、手工业论文--食品工业论文--屠宰及肉类加工工业论文--副产品加工及利用论文

猪小肠黏膜肝素加工废弃物中黏蛋白的提取分离、结构表征及免疫活性评价

摘要第5-7页
Abstract第7-8页
第一章 前言第15-36页
    1 黏蛋白(mucins)第15-22页
        1.1 黏蛋白的结构与分类第15-18页
        1.2 黏蛋白的合成与分泌第18-19页
        1.3 黏蛋白与疾病第19-22页
            1.3.1 囊肿纤维化症(Cystic Fibrosis,CF)第19页
            1.3.2 粘液腺癌第19-20页
            1.3.3 肠道感染第20-21页
            1.3.4 炎症性肠病第21-22页
    2 O-GalNAc糖基化黏蛋白第22-35页
        2.1 发现与背景第23-24页
        2.2 O-GalNAc糖链结构第24-25页
        2.3 O-GalNAc糖链的释放第25-28页
            2.3.1 酶解法第25-26页
            2.3.2 肼解法第26页
            2.3.3 还原β消除法第26-27页
            2.3.4 非还原性β消除法第27-28页
                2.3.4.1 非还原性β消除第27页
                2.3.4.2 荧光标记与发色团衍生第27-28页
        2.4 O-GalNAc糖链的分离纯化第28-30页
            2.4.1 高效液相色谱法第28-29页
            2.4.2 凝胶过滤色谱法第29页
            2.4.3 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第29页
            2.4.4 高效毛细管电泳第29-30页
        2.5 O-GalNAc糖链的结构解析第30-32页
            2.5.1 核磁共振波谱第30-31页
                2.5.1.1 ~1H-NMR第30页
                2.5.1.2 ~(13)C-NMR第30-31页
            2.5.2 质谱第31-32页
                2.5.2.1 电喷雾离子化质谱ESI-MS第31-32页
                2.5.2.2 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离子化质谱MALDI-MS第32页
        2.6 O-GalNAc糖链的生物学作用第32-35页
            2.6.1 O-GalNAc糖链对蛋白结构稳定的影响第33页
            2.6.2 O-GalNAc糖链对生物体生长与发育的影响第33页
            2.6.3 O-GalNAc糖链对免疫系统的影响第33-34页
            2.6.4 O-GalNAc糖链与癌症的关系第34-35页
    3 本课题研究的目的与意义第35-36页
第二章 猪小肠黏膜肝素加工废弃物中黏蛋白的提取及理化性质比较第36-61页
    1 仪器与材料第36-37页
        1.1 实验材料第36页
        1.2 实验试剂第36页
        1.3 实验仪器第36-37页
    2 实验方法第37-45页
        2.1 黏蛋白的提取第37-39页
            2.1.1 去除水分第37页
            2.1.2 热水提取黏蛋白第37页
            2.1.3 胰蛋白酶提取黏蛋白第37-38页
            2.1.4 2709碱性蛋白酶提取黏蛋白第38页
            2.1.5 胃蛋白酶提取黏蛋白第38页
            2.1.6 枯草杆菌蛋白酶提取黏蛋白第38页
            2.1.7 黏蛋白粗品脱盐第38-39页
        2.2 黏蛋白的电荷密度分析第39-40页
        2.3 黏蛋白的分子量测定第40页
        2.4 黏蛋白的理化性质分析第40-42页
            2.4.1 蛋白含量测定第40-41页
            2.4.2 总糖含量测定第41页
            2.4.3 糖醛酸含量测定第41页
            2.4.4 硫酸根含量测定第41-42页
        2.5 红外光谱分析第42页
        2.6 单糖组成分析第42-43页
            2.6.1 样品酸降解第42-43页
            2.6.2 高效薄层层析(HPTLC)分析第43页
            2.6.3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RP-HPLC)分析第43页
        2.7 唾液酸含量测定第43-45页
    3 实验结果与讨论第45-59页
        3.1 黏蛋白的提取第45-48页
            3.1.1 去除水分第45页
            3.1.2 热水提取黏蛋白第45页
            3.1.3 胰蛋白酶提取黏蛋白第45-46页
            3.1.4 2709碱性蛋白酶提取黏蛋白第46页
            3.1.5 胃蛋白酶提取黏蛋白第46-47页
            3.1.6 枯草杆菌蛋白酶提取熟蛋白第47-48页
        3.2 黏蛋白的电荷密度分析第48页
        3.3 黏蛋白的分子量测定第48-49页
        3.4 黏蛋白的理化性质分析第49-53页
            3.4.1 蛋白含量测定第49-50页
            3.4.2 总糖含量测定第50-51页
            3.4.3 糖醛酸含量测定第51-52页
            3.4.4 硫酸根含量测定第52-53页
        3.5 红外光谱分析第53-54页
        3.6 单糖组成测定第54-56页
            3.6.1 高效薄层层析(HPTLC)分析第54-55页
            3.6.2 高效液相色谱(HPLC)分析第55-56页
        3.7 唾液酸含量测定第56-59页
    4 本章小结第59-61页
第三章 黏蛋白Ims-Y和Ims-YJ的分离纯化及结构表征第61-95页
    1 材料与仪器第61-62页
        1.1 实验材料第61页
        1.2 实验试剂第61页
        1.3 实验仪器第61-62页
    2 实验方法第62-65页
        2.1 黏蛋白Ims-Y和Ims-YJ的分离纯化第62页
        2.2 Ims-Y和Ims-YJ纯化组分的电荷密度分析第62-63页
        2.3 Ims-Y和Ims-YJ纯化组分的分子量测定第63页
        2.4 Ims-Y和Ims-YJ纯化组分的理化性质分析第63页
        2.5 红外光谱(IR)分析第63页
        2.6 单糖组成测定第63页
        2.7 唾液酸含量测定第63页
        2.8 O-糖链的释放与结构分析第63-65页
            2.8.1 O-糖链的释放第63-64页
            2.8.2 O-糖链的分离纯化第64页
            2.8.3 高效薄层色谱(HPTLC)分析第64页
            2.8.4 电喷雾离子化质谱分析第64-65页
                2.8.4.1 电喷雾一级质谱分析(ESI-MS)第64-65页
                2.8.4.2 电喷雾碰撞诱导二级质谱分析(ESI-CID-MS/MS)第65页
    3 实验结果与讨论第65-94页
        3.1 黏蛋白Ims-Y和Ims-YJ的分离纯化第65-66页
        3.2 Ims-Y和Ims-YJ纯化组分的电荷密度分析第66-67页
        3.3 Ims-Y和Ims-YJ纯化组分的分子量测定第67-68页
        3.4 Ims-Y和Ims-YJ纯化组分的理化性质测定第68-70页
        3.5 红外光谱分析第70-71页
        3.6 单糖组成分析第71-74页
            3.6.1 高效薄层色谱(HPTLC)分析第71-72页
            3.6.2 高效液相色谱(HPLC)分析第72-74页
        3.7 唾液酸含量分析第74页
        3.8 O-糖链的释放与结构分析第74-94页
            3.8.1 O-糖链的释放第74-75页
            3.8.2 O-糖链的分离纯化第75-76页
            3.8.3 高效液相薄层色谱(HPTLC)分析第76-77页
            3.8.4 电喷雾离子化质谱分析第77-94页
                3.8.4.1 电喷雾一级质谱(ESI-MS)分析第77-79页
                3.8.4.2 电喷雾二级质谱(ESI-CID-MS/MS)分析第79-94页
    4 本章小结第94-95页
第四章 猪小肠黏膜肝素加工废弃物中黏蛋白的免疫活性评价第95-98页
    1 材料与仪器第95-96页
        1.1 实验材料第95页
        1.2 实验试剂第95页
        1.3 实验仪器第95-96页
    2 实验方法第96页
        2.1 小鼠Raw 264.7巨噬细胞的培养第96页
        2.2 Raw264.7细胞吞噬中性红实验第96页
    3 实验结果第96-97页
    4 本章总结第97-98页
结语第98-100页
创新点第100-101页
参考文献第101-105页
附录第105-106页
个人简历第106页
学术成果第106页
获奖情况第106页
参与课题第106-107页
致谢第107页

论文共10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pH及糖基化处理对菲律宾蛤仔原肌球蛋白性质的影响
下一篇:鲫鱼卵唾液酸糖蛋白对老年性骨质疏松症小鼠的改善作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