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引言 | 第11-17页 |
第一节 选题的缘起和意义 | 第11页 |
第二节 文献综述 | 第11-14页 |
一、疑问句本体研究 | 第11-13页 |
二、对外汉语方面疑问句研究 | 第13-14页 |
第三节 本文的研究方法 | 第14-15页 |
一、对比分析法 | 第14-15页 |
二、偏误分析法 | 第15页 |
三、个案研究法 | 第15页 |
四、语料分析法 | 第15页 |
第四节 选题的学术价值 | 第15-17页 |
第一章 现代汉语疑问句概述 | 第17-30页 |
第一节 疑问句的构成及分类 | 第17-19页 |
一、疑问句的构成 | 第17-18页 |
二、疑问句的分类 | 第18-19页 |
第二节 是非问句的构成及分类 | 第19-20页 |
一、带语气词的是非问句 | 第19页 |
二、不带语气词的是非问句 | 第19-20页 |
三、用“好吗”、“行吗”、“可以吗”、“对吗”等提问 | 第20页 |
第三节 特指疑问句的构成及分类 | 第20-23页 |
一、有疑问代词不加“呢”的特指问句 | 第21-22页 |
二、有疑问代词加“呢”的特指疑问句 | 第22-23页 |
三、无疑问代词的特指疑问句 | 第23页 |
第四节 选择疑问句的构成及分类 | 第23-26页 |
一、有关联词语的选择问句 | 第24-25页 |
二、无关联词语的选择问句 | 第25页 |
三、加语气词“呢”的选择问句 | 第25-26页 |
第五节 正反疑问句的构成及分类 | 第26-30页 |
一、“X不X”形式的正反问句 | 第27-28页 |
二、“X没X”形式的正反问句 | 第28-29页 |
三、正反问与选择问的比较 | 第29页 |
四、正反问与是非问的比较 | 第29-30页 |
第二章 韩国留学生习得汉语疑问句产生的偏误及原因 | 第30-46页 |
第一节 偏误分析简介 | 第30-32页 |
一、偏误的类别 | 第30-31页 |
二、偏误分析的作用 | 第31-32页 |
第二节 学生习得是非疑问句存在的偏误 | 第32-33页 |
一、成分缺失 | 第32-33页 |
二、成分误用 | 第33页 |
三、语序错乱 | 第33页 |
第三节 学生习得特指疑问句存在的偏误 | 第33-38页 |
一、成分缺失 | 第34页 |
二、成分误用 | 第34-36页 |
三、成分多余 | 第36-37页 |
四、句式杂糅 | 第37页 |
五、语序错乱 | 第37-38页 |
六、理解错误 | 第38页 |
第四节 学生习得选择疑问句存在的偏误 | 第38-40页 |
一、成分缺失 | 第39页 |
二、成分误用 | 第39页 |
三、成分多余 | 第39页 |
四、语序错乱 | 第39-40页 |
第五节 学生习得正反疑问句存在的偏误 | 第40-42页 |
一、成分缺失 | 第40页 |
二、成分误用 | 第40-41页 |
三、成分多余 | 第41页 |
四、语序错乱 | 第41页 |
五、理解错误 | 第41-42页 |
第六节 偏误产生的原因 | 第42-46页 |
一、语言迁移 | 第42-43页 |
二、目的语知识负迁移 | 第43页 |
三、文化因素负迁移 | 第43-44页 |
四、学习策略和交际策略的影响 | 第44页 |
五、学习环境的影响 | 第44-46页 |
第三章 关于汉语疑问句的教学建议 | 第46-55页 |
第一节 将对比分析和偏误分析理论引入疑问句教学中 | 第46-48页 |
一、对比母语与目的语的异同进行教学 | 第47-48页 |
二、分析目的语偏误进行教学 | 第48页 |
第二节 激励学生适应并融入中国文化之中 | 第48-49页 |
一、适应中国文化 | 第48-49页 |
二、接触生活实际 | 第49页 |
第三节 教学内容不局限于教材 | 第49-50页 |
一、教材中的缺陷 | 第49页 |
二、改进教学内容 | 第49-50页 |
第四节 依学生水平布置课后作业 | 第50页 |
一、布置简单机械的作业 | 第50页 |
二、布置有意义有难度的作业 | 第50页 |
三、背诵课文 | 第50页 |
第五节 灵活使用多种教学方法 | 第50-55页 |
一、归纳法 | 第51-52页 |
二、演绎法 | 第52页 |
三、类比法 | 第52-53页 |
四、沉浸式教学法 | 第53-54页 |
五、公式法 | 第54页 |
六、对比法 | 第54-55页 |
结语 | 第55-56页 |
参考书籍和文献 | 第56-58页 |
附录1:是非问句教案 | 第58-61页 |
附录2:特指问句教案 | 第61-66页 |
附录3:选择问句、正反问句教案 | 第66-71页 |
后记 | 第71-7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