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轻工业、手工业论文--食品工业论文--一般性问题论文--食品标准与检验论文--食品的微生物检验论文

单增李斯特菌多克隆抗体的制备及与CdS量子点偶联的研究

摘要第8-10页
Abstract第10-11页
缩略语表第12-13页
第一章 文献综述第13-26页
    1 单增李斯特氏菌(Listeria monocytogenes)的研究第13-21页
        1.1 单增李斯特菌的特性第13-14页
            1.1.1 形态及培养特性第13页
            1.1.2 单增李斯特菌的生化特性第13-14页
            1.1.3 单增李斯特菌的抗性第14页
        1.2 单增李斯特菌的抗原及其分型第14页
        1.3 毒力因子第14-16页
            1.3.1 hlyA基因(李斯特菌溶血素O基因)第15页
            1.3.2 actA基因第15页
            1.3.3 prfA基因(转录激活调节蛋白基因)第15页
            1.3.4 iap基因第15页
            1.3.5 plcB基因(磷酸脂酶C基因)第15-16页
            1.3.6 内化素第16页
            1.3.7 表面蛋白P104第16页
        1.4 单增李斯特菌流行病学第16-18页
            1.4.1 分布第16页
            1.4.2 致病机理第16-17页
            1.4.3 易感人群第17-18页
            1.4.4 流行情况第18页
        1.5 单增李斯特菌的快速检测方法第18-21页
            1.5.1 传统分离鉴定法第18-19页
            1.5.2 免疫学检测方法第19-20页
            1.5.3 分子生物学方法第20-21页
    2 量子点的研究现状第21-26页
        2.1 量子点性质第21-22页
            2.1.1 量子尺寸效应第22页
            2.1.2 表面效应第22页
            2.1.3 宏观量子隧道效应第22页
        2.2 量子点的发光机制及光学特性第22-23页
            2.2.1 宽的吸收峰第22页
            2.2.2 窄的发射峰第22-23页
            2.2.3 宽大的斯托克斯位移第23页
            2.2.4 光稳定性好第23页
            2.2.5 亮度第23页
        2.3 量子点的应用现状第23-25页
            2.3.1 新型纳米荧光探针第24页
            2.3.2 量子点在生物分析中的应用第24页
            2.3.3 量子点在医学成像中的应用第24-25页
        2.4 前景展望第25-26页
第二章 单增李斯特菌多克隆抗体的制备与纯化第26-36页
    2.1 材料第26-27页
        2.1.1 试验菌株第26页
        2.1.2 实验动物第26页
        2.1.3 培养基第26页
        2.1.4 主要试剂第26-27页
        2.1.5 主要仪器第27页
    2.2 主要试剂的配制第27-28页
        2.2.1 ELISA溶液的配制第27页
        2.2.2 蛋白含量测定试剂的配制第27-28页
        2.2.3 SDS-PAGE缓冲液的配制第28页
    2.3 动物饲养与处理第28页
    2.4 试验方法第28-31页
        2.4.1 抗原的制备第28-29页
        2.4.2 免疫方案第29页
        2.4.3 间接ELISA检测抗体产生的效价第29-30页
        2.4.4 抗体的产生进程第30页
        2.4.5 抗体的纯化第30-31页
    2.5 结果与分析第31-35页
        2.5.1 抗原灭活的条件确定第31-32页
        2.5.2 抗体产生进程第32页
        2.5.3 间接ELISA测抗体效价第32-33页
        2.5.4 抗体纯度的鉴定第33页
        2.5.5 抗体浓度的确定第33-34页
        2.5.6 抗体纯化后的效价第34-35页
    2.6 讨论第35-36页
        2.6.1 抗体的产生第35页
        2.6.2 间接ELISA方法第35页
        2.6.3 抗体的纯化第35页
        2.6.4 SDS-PAGE的要求第35-36页
第三章 间接ELISA条件的优化第36-51页
    3.1 材料第36-37页
        3.1.1 抗体第36页
        3.1.2 菌株来源第36页
        3.1.3 主要试剂第36-37页
        3.1.4 主要仪器第37页
        3.1.5 ELISA试剂第37页
    3.2 方法第37-39页
        3.2.1 间接—ELISA最佳工作条件确定第37-39页
        3.2.2 特异性实验第39页
        3.2.3 单增李斯特菌的检测限第39页
    3.3 结果与分析第39-48页
        3.3.1 间接—ELISA最佳工作条件确定第39-45页
        3.3.2 特异性实验第45-48页
        3.3.3 检测限第48页
    3.4 小结第48-49页
    3.5 讨论第49-51页
第四章 荧光抗体的制备及初步研究第51-72页
    4.1 材料第51页
        4.1.1 主要试剂第51页
        4.1.2 主要仪器第51页
    4.2 方法第51-54页
        4.2.1 主要试剂的配制第51页
        4.2.2 CdS量子点的合成第51-52页
        4.2.3 CdS量子点的TEM表征分析第52-53页
        4.2.4 CdS量子点的紫外吸收分析第53页
        4.2.5 CdS量子点的荧光光谱分析第53页
        4.2.6 CdS量子点与单增李斯特菌多克隆抗体IgG偶联第53页
        4.2.7 偶联CdS量子点单增李斯特菌多克隆抗体的检测第53-54页
    4.3 结果与分析第54-69页
        4.3.1 CdS量子点的TEM表征分析第54页
        4.3.2 UV-vis分析第54-55页
        4.3.3 方法一CdS量子点制备条件的优化第55-64页
        4.3.4 方法二CdS量子点制备条件的优化第64-65页
        4.3.5 CdS量子点与单增李斯特菌都克隆抗体IgG偶联第65-68页
        4.3.6 偶联CdS量子点的单增李斯特菌多克隆抗体的检测第68-69页
    4.4 讨论第69-72页
        4.4.1 CdS量子点的制备第69页
        4.4.2 CdS量子点与单增李斯特菌多克隆抗体的偶联第69-70页
        4.4.3 检测方法第70-72页
结论第72-74页
参考文献第74-79页
致谢第79-80页
附录第80页

论文共8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烟草制品中有害成分及添加剂的分析测试方法研究
下一篇:铝锭堆垛机伺服直驱翻转装置的动态性能分析和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