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教育论文--思想政治教育、德育论文

罗杰斯人本主义教育思想对德育的启示

摘要第1-4页
Abstract第4-5页
目录第5-8页
引言第8-12页
 一、研究目的第8-9页
 二、研究现状第9-11页
 三、创新之处与研究思路第11-12页
第一章 罗杰斯人本主义教育思想的理论基础与实践来源第12-17页
 第一节 人格自我理论是罗杰斯人本主义教育思想的理论基础第12-14页
  一、人的本性第12-13页
  二、自我理论第13-14页
 第二节 罗杰斯的人本主义教育观念的实践来源第14-17页
  一、以当事人为中心的心理治疗经验是实践来源之一第14-16页
  二、罗杰斯个人学习与教学的经验是实践来源之二第16-17页
第二章 罗杰斯的教育目的论对德育目的的启示第17-22页
 第一节 教育的目的:自我实现——成为充分发挥机能的人第17-19页
  一、人的自我实现倾向第17-18页
  二、自我实现的人的基本特征第18-19页
 第二节 罗杰斯的教育目的论对德育目的的启示第19-22页
  一、两者的契合点:人的全面发展的理论第19-20页
  二、实现德育目的的现实要求:追求人的自我实现第20-22页
第三章 非指导性教学对于德育过程的启示第22-28页
 第一节 指导性与非指导性在心理治疗过程中的比较第22-23页
  一、治疗过程中的主体不同第22页
  二、关注点不同第22页
  三、适用的对象不同第22-23页
  四、内在目的不同第23页
 第二节 非指导性教学的基本要求第23-25页
  一、教师角色转变第24页
  二、共同提供学习材料第24页
  三、制定学习计划第24页
  四、促进学习的氛围第24页
  五、关注学习过程第24-25页
  六、自律取代外部规定的纪律第25页
  七、自我评价第25页
  八、注重社会实践第25页
 第三节 非指导性教学对德育过程的启示第25-28页
  一、德育外化阶段第25-26页
  二、德育内化阶段第26-27页
  三、德育反馈阶段第27-28页
第四章 罗杰斯的师生观对德育过程中师生关系的启示第28-35页
 第一节 教师——促进者第28-31页
  一、促进者的真诚透明性第28-29页
  二、促进者的珍视、接受和信任第29-30页
  三、促进者的同感理解第30-31页
 第二节 罗杰斯的师生观对于德育过程中师生关系的启示第31-35页
  一、德育过程中真诚透明第32页
  二、德育过程中的珍视、接受和信任第32-33页
  三、德育过程中的同感理解第33页
  四、德育过程中教师自身素质的提升第33-35页
第五章 自由学习理论对德育方法的启示第35-43页
 第一节 自由学习的本质第35-36页
  一、自由学习意义下的"教"第35页
  二、自由学习意义下的"学"第35-36页
 第二节 自由学习的实现途径第36-39页
  一、从真实的问题开始第36页
  二、提供学习资源第36页
  三、明确学习目标第36-37页
  四、教学连续体第37页
  五、契约的使用第37页
  六、利用社区资源第37-38页
  七、项目式学习第38页
  八、同伴教学第38页
  九、分组学习第38页
  十、探究训练第38-39页
  十一、自我评估第39页
 第三节 自由学习理论对德育方法的启示第39-43页
  一、坚持德育从真实问题着手的要求第39页
  二、德育教学应充分利用社会资源第39-40页
  三、注重传统方式与自由方式相结合第40页
  四、坚持自律与他律相结合、自评与他评相结合第40-41页
  五、坚持德育中个人的自由选择第41-43页
参考文献第43-46页
致谢第46页

论文共4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伦理学视角下的义务教育均衡问题研究
下一篇:国家奖助学金的育人功能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