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颜色词的对外汉语教学研究
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1.绪论 | 第10-12页 |
1.1 研究意义 | 第10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0-11页 |
1.3 研究方法 | 第11-12页 |
2.汉语颜色词的文化含义 | 第12-18页 |
2.1 汉语颜色词的界定 | 第12页 |
2.2 汉语颜色词的起源和衍生 | 第12-13页 |
2.3 五种基本的颜色词 | 第13-18页 |
2.3.1 黄 | 第13-14页 |
2.3.2 红 | 第14-15页 |
2.3.3 白 | 第15-16页 |
2.3.4 黑 | 第16-17页 |
2.3.5 绿 | 第17-18页 |
3.留学生使用颜色词的偏误分析 | 第18-32页 |
3.1 偏误类型 | 第19-29页 |
3.1.1 书写的偏误 | 第19-24页 |
3.1.2 搭配的偏误 | 第24-26页 |
3.1.3 运用的偏误 | 第26-28页 |
3.1.4 理解的偏误 | 第28-29页 |
3.2 产生偏误的主要原因 | 第29-32页 |
3.2.1 汉语的独特性 | 第29-30页 |
3.2.2 汉文化的独特性 | 第30-31页 |
3.2.3 留学生对汉文化的排斥 | 第31-32页 |
4.对外汉语颜色词的教学策略 | 第32-37页 |
4.1 端正留学生对汉文化的态度 | 第32-33页 |
4.2 注重对比的学习方法 | 第33-34页 |
4.3 系统化的归类教学 | 第34-35页 |
4.4 充分调动留学生的联想能力 | 第35-37页 |
结语 | 第37-38页 |
参考文献 | 第38-41页 |
致谢 | 第4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