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5-21页 |
1.1 蜡质玉米淀粉的概况 | 第15-16页 |
1.1.1 淀粉改性在食品中的应用 | 第15-16页 |
1.2 玉米醇溶蛋白的概况 | 第16-17页 |
1.2.2 玉米醇溶蛋白的功能特性及其应用 | 第16-17页 |
1.3 蛋白质-多糖接枝改性 | 第17-19页 |
1.3.1 美拉德反应 | 第17-18页 |
1.3.2 蛋白质-多糖复合物的研究现状 | 第18-19页 |
1.3.3 蛋白质-淀粉复合物的应用 | 第19页 |
1.4 本课题的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19-20页 |
1.5 本课题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20-21页 |
第二章 玉米醇溶蛋白-淀粉复合物的制备工艺的优选 | 第21-27页 |
2.1 前言 | 第21页 |
2.2 材料与试剂 | 第21页 |
2.3 主要仪器 | 第21-22页 |
2.4 试验方法 | 第22-24页 |
2.4.1 原料的组分含量测定 | 第22页 |
2.4.2 复合物中自由氨基总量的测定 | 第22页 |
2.4.3 接枝度(Degree of Graft)的计算 | 第22页 |
2.4.4 不同反应方式制备复合物 | 第22-23页 |
2.4.5 微波干法制备复合物工艺的优选 | 第23页 |
2.4.6 数据分析 | 第23-24页 |
2.5 结果与分析 | 第24-26页 |
2.5.1 原料的组分含量测定结果 | 第24页 |
2.5.2 不同反应方式对自由氨基总量的影响 | 第24页 |
2.5.3 微波干法制备复合物工艺的优选 | 第24-26页 |
2.6 本章小结 | 第26-27页 |
第三章 玉米醇溶蛋白-淀粉复合物的理化性质及结构表征 | 第27-42页 |
3.1 引言 | 第27页 |
3.2 材料与试剂 | 第27页 |
3.3 主要仪器 | 第27-28页 |
3.4 实验方法 | 第28-30页 |
3.4.1 复合物的制备与接枝度的测定 | 第28页 |
3.4.2 复合物溶解性的测定 | 第28页 |
3.4.3 复合物糊化性质的测定 | 第28页 |
3.4.4 复合物流变性质的测定 | 第28-29页 |
3.4.5 复合物热力学性质的测定 | 第29页 |
3.4.6 复合物的颗粒形貌分析 | 第29页 |
3.4.7 复合物的氨基酸测定 | 第29页 |
3.4.8 FT-IR分析 | 第29页 |
3.4.9 荧光光谱分析 | 第29-30页 |
3.5 结果与分析 | 第30-41页 |
3.5.1 复合物的接枝度测定 | 第30页 |
3.5.2 复合物溶解性的测定 | 第30-31页 |
3.5.3 复合物的糊化性质 | 第31页 |
3.5.4 复合物的流变性质 | 第31-34页 |
3.5.5 复合物的热力学性质 | 第34页 |
3.5.6 复合物的颗粒形貌分析 | 第34-36页 |
3.5.7 复合物的氨基酸分析 | 第36-37页 |
3.5.8 FT-IR分析 | 第37-40页 |
3.5.9 荧光光谱分析 | 第40-41页 |
3.6 本章小结 | 第41-42页 |
第四章 热改性玉米醇溶蛋白-淀粉复合膜的研究 | 第42-49页 |
4.1 引言 | 第42页 |
4.2 材料与试剂 | 第42页 |
4.3 主要仪器 | 第42-43页 |
4.4 实验方法 | 第43-44页 |
4.4.1 玉米醇溶蛋白-淀粉复合物的制备 | 第43页 |
4.4.2 玉米醇溶蛋白-淀粉复合膜的制备 | 第43页 |
4.4.3 复合膜的表面结构 | 第43页 |
4.4.4 复合膜的疏水性测定 | 第43-44页 |
4.4.5 复合膜的吸水性测定 | 第44页 |
4.4.6 复合膜的机械性测定 | 第44页 |
4.5 结果与分析 | 第44-48页 |
4.5.1 复合膜的表面结构 | 第44-46页 |
4.5.2 复合膜的疏水性测定结果 | 第46-47页 |
4.5.3 复合膜的吸水性测定结果 | 第47-48页 |
4.5.4 复合膜的机械性测定结果 | 第48页 |
4.6 本章小结 | 第48-49页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第49-51页 |
5.1 研究总结 | 第49-50页 |
5.2 研究创新性 | 第50页 |
5.3 展望 | 第50-51页 |
参考文献 | 第51-55页 |
致谢 | 第55-56页 |
作者简历 | 第5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