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第1章 绪论 | 第8-11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8页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8-9页 |
1.2.1 研究目的 | 第8-9页 |
1.2.2 研究意义 | 第9页 |
1.3 研究内容与创新之处 | 第9-10页 |
1.3.1 研究内容 | 第9页 |
1.3.2 创新之处 | 第9-10页 |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第10-11页 |
1.4.1 研究方法 | 第10页 |
1.4.2 技术路线 | 第10-11页 |
第2章 研究综述与理论基础 | 第11-19页 |
2.1 相关概念 | 第11-13页 |
2.1.1 创造力 | 第11页 |
2.1.2 PBL | 第11-13页 |
2.2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 第13-17页 |
2.2.1 创造力培养研究 | 第13-15页 |
2.2.2 PBL研究 | 第15-17页 |
2.3 理论基础 | 第17-19页 |
2.3.1 三维课程模型理论 | 第17-18页 |
2.3.2 生成性学习理论 | 第18页 |
2.3.3 社会文化学习理论 | 第18-19页 |
第3章 学生创造力培养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 第19-23页 |
3.1 学生创造力培养的必要性分析 | 第19-21页 |
3.1.1 国家战略的要求 | 第19页 |
3.1.2 新课改的要求 | 第19-20页 |
3.1.3 学生自身发展的要求 | 第20-21页 |
3.2 PBL培养学生创造力的可行性分析 | 第21-23页 |
3.2.1 PBL的特征符合创造力培养的要求 | 第21-22页 |
3.2.2 PBL的特征符合中学生的认知要求 | 第22-23页 |
第4章 基于地理PBL教学的学生创造力培养原则与步骤 | 第23-30页 |
4.1 培养原则 | 第23-28页 |
4.1.1 教学内容选择原则 | 第23-24页 |
4.1.2 问题设计原则 | 第24-26页 |
4.1.3 教学过程原则 | 第26-27页 |
4.1.4 教学评价原则 | 第27-28页 |
4.2 培养步骤 | 第28-30页 |
第5章 基于地理PBL教学的学生创造力培养实践 | 第30-37页 |
5.1 教学内容选择 | 第30页 |
5.2 问题设计 | 第30-31页 |
5.3 教学过程 | 第31-33页 |
5.4 教学效果分析 | 第33-37页 |
5.4.1 课堂观察法评价 | 第33-35页 |
5.4.2 访谈法评价 | 第35-37页 |
第6章 结论与反思 | 第37-39页 |
6.1 结论 | 第37页 |
6.2 反思 | 第37-39页 |
参考文献 | 第39-41页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第41-42页 |
致谢 | 第4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