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流行合唱的演进与发展
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8-10页 |
一、相关文献综述 | 第8页 |
(一) 中国流行音乐发展研究 | 第8页 |
(二) 中国流行合唱艺术研究 | 第8页 |
二、本文的研究目标 | 第8-9页 |
三、本研究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第9页 |
(一)、作曲技术的结合在流行合唱创编中的应用 | 第9页 |
(二)、实践中值得注意和思考的方向 | 第9页 |
四、本研究的创新之处和预期成果 | 第9-10页 |
第二章 中国流行合唱艺术的发展 | 第10-23页 |
2.1 中国流行演唱形式的兴起 | 第10-16页 |
2.1.1 流行演唱的背景 | 第10-11页 |
2.1.2 流行演唱的特点 | 第11-12页 |
2.1.3 流行演唱的风格 | 第12-15页 |
2.1.4 流行作品的曲式特征 | 第15页 |
2.1.5 流行演唱的影响 | 第15-16页 |
2.2 中国流行演唱形式的多样化发展 | 第16-19页 |
2.2.1 独唱与合唱 | 第16-18页 |
2.2.2 流行音乐与流行合唱 | 第18-19页 |
2.3 中国流行合唱的发展 | 第19-23页 |
2.3.1 中国合唱发展的六个阶段 | 第19-21页 |
2.3.2 中国流行合唱发展的背景 | 第21-23页 |
第三章 流行合唱艺术的形式 | 第23-36页 |
3.1 艺术风格 | 第23-28页 |
3.2 表现形式 | 第28-36页 |
3.2.1 流行合唱的组合形式 | 第28-30页 |
3.2.2 流行合唱的表演形式 | 第30-34页 |
3.2.3 流行合唱的曲式形式 | 第34页 |
3.2.4 流行合唱的载体变化 | 第34-36页 |
第四章 流行合唱典范实践认知与评介 | 第36-50页 |
4.1 合唱《献给爱丽丝》分析 | 第36-39页 |
4.2 合唱《二月里见罢到如今》分析 | 第39-43页 |
4.3 合唱《天路》分析 | 第43-46页 |
4.4 合唱《半个月亮爬上来》分析 | 第46-50页 |
第五章 新时期下的中国流行合唱美学特征 | 第50-54页 |
5.1 打破传统合唱的界限 | 第50-51页 |
5.2 流行作品创作的多元化 | 第51页 |
5.3 流行合唱作品演唱审美风格的多元化 | 第51-52页 |
5.4 流行合唱表演形式与风格多样化 | 第52页 |
5.5 越来越普及的大众化趋势 | 第52-54页 |
第六章 流行合唱的现状分析与发展趋势 | 第54-57页 |
6.1 流行合唱发展日趋民族化 | 第54-55页 |
6.2 流行合唱发展逐渐世界化 | 第55页 |
6.3 流行合唱的作品与演绎团队亟待专业化 | 第55-57页 |
结论 | 第57-58页 |
参考文献 | 第58-60页 |
致谢 | 第60-61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 第6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