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企业职业生涯管理体系设计
摘要 | 第1-3页 |
ABSTRACT | 第3-8页 |
第1章 前言 | 第8-11页 |
·研究背景 | 第8页 |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8-9页 |
·研究方法和论文研究思路 | 第9-10页 |
·研究方法 | 第9页 |
·研究思路 | 第9-10页 |
·研究创新之处 | 第10-11页 |
第2章 理论基础与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1-18页 |
·职业生涯管理的相关概念 | 第11-13页 |
·职业 | 第11页 |
·职业生涯 | 第11页 |
·职业生涯管理 | 第11-12页 |
·组织职业生涯管理 | 第12页 |
·个人职业生涯管理 | 第12-13页 |
·职业生涯管理理论的研究现状 | 第13-15页 |
·职业选择理论 | 第13页 |
·职业发展理论——职业生涯阶段理论 | 第13-14页 |
·职业发展理论——职业锚理论 | 第14页 |
·无边界职业生涯和多变职业生涯 | 第14-15页 |
·职业生涯管理理论在国外企业中的应用现状 | 第15页 |
·职业生涯管理理论在国内企业中的应用现状 | 第15-16页 |
·职业生涯管理的意义 | 第16-18页 |
·组织实施职业生涯管理的意义 | 第16-17页 |
·个人参与职业生涯管理的意义 | 第17-18页 |
第3章 K 企业员工的人力资源管理现状 | 第18-25页 |
·K 企业简介 | 第18-19页 |
·企业基本情况 | 第18页 |
·产研一体化 | 第18-19页 |
·机遇与挑战并存 | 第19页 |
·K 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现状 | 第19-25页 |
·K 企业人力资源情况简介 | 第19-20页 |
·问卷调查结果分析 | 第20-23页 |
·K 企业职业生涯管理存在的问题 | 第23-25页 |
第4章 K 企业职业生涯管理体系设计 | 第25-34页 |
·K 企业职业生涯管理体系设计的原则 | 第25-26页 |
·适用性原则 | 第25页 |
·引导性原则 | 第25页 |
·动态性原则 | 第25页 |
·系统性原则 | 第25-26页 |
·K 企业职业生涯管理体系的设计方案 | 第26-34页 |
·职业信息基础管理设计 | 第26页 |
·员工职业定位设计 | 第26-27页 |
·员工职业选择设计 | 第27-28页 |
·员工职业通道设计 | 第28-30页 |
·员工培训体系设计 | 第30页 |
·员工薪酬体系设计 | 第30-31页 |
·员工晋升制度设计 | 第31页 |
·员工职业导师制设计 | 第31-34页 |
第5章 K 企业职业生涯管理的实施步骤 | 第34-43页 |
·K 企业职业生涯管理实施图解 | 第34-35页 |
·K 企业为职业生涯管理所做的准备工作 | 第35-36页 |
·成立职业生涯管理委员会 | 第35页 |
·制定职业生涯管理相关的各项制度 | 第35页 |
·职位分析 | 第35-36页 |
·培训职业生涯管理人员 | 第36页 |
·调查员工的需求 | 第36页 |
·准备相关硬件 | 第36页 |
·K 企业职业生涯管理的实施过程 | 第36-42页 |
·角色分配与任务 | 第36-38页 |
·确定各角色的人员名单 | 第38页 |
·召开职业生涯讨论会 | 第38-39页 |
·制定员工职业生涯计划 | 第39-41页 |
·职业生涯发展状况反馈 | 第41-42页 |
·K 企业职业生涯管理的效果评估 | 第42-43页 |
第6章 K 企业加强职业生涯管理的保障措施 | 第43-47页 |
·培育学习型的企业文化 | 第43-44页 |
·加强组织保障 | 第44页 |
·企业高层领导的支持 | 第44页 |
·人力资源部门有效性的分析 | 第44页 |
·直接领导对员工评估的公平性 | 第44页 |
·公开内部信息资源 | 第44-45页 |
·严格制度保障 | 第45-47页 |
·激励政策 | 第45页 |
·考勤管理 | 第45页 |
·岗位、定员管理 | 第45-46页 |
·劳动合同管理 | 第46-47页 |
第7章 结论 | 第47-48页 |
参考文献 | 第48-51页 |
附录 A K 企业人力资源现状调查问卷 | 第51-57页 |
致谢 | 第57-58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5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