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绪论 | 第9-16页 |
一、研究缘起 | 第9-10页 |
二、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10-11页 |
(一) 研究目的 | 第10-11页 |
(二) 研究的意义 | 第11页 |
三、相关概念的界定 | 第11-13页 |
(一) 审美 | 第11页 |
(二) 性审美 | 第11-12页 |
(三) 中学生青春期性审美与性美育 | 第12-13页 |
四、相关研究综述 | 第13-15页 |
(一) 性审美的相关研究综述 | 第13-15页 |
五、研究的内容与方法 | 第15-16页 |
(一) 研究的内容 | 第15页 |
(二) 研究方法 | 第15-16页 |
第一章 关于初中生性审美能力实验研究 | 第16-26页 |
一、研究材料 | 第16页 |
二、研究对象 | 第16页 |
三、研究工具 | 第16页 |
四、研究时间 | 第16-17页 |
五、研究结果和分析 | 第17-26页 |
(一) 课堂观察 | 第17-21页 |
(二) 问卷调查 | 第21-24页 |
(三) 研究结论 | 第24-26页 |
第二章 提升学生性审美能力的途径 | 第26-32页 |
一、转变学生课堂学习方式的途径提升性审美能力 | 第26-29页 |
(一) 利用合作学习式学习活动的途径 | 第26-27页 |
(二) 利用探究式学习活动的途径 | 第27-28页 |
(三) 利用基于问题式学习的途径 | 第28-29页 |
(四) 赏析作品的学习途径 | 第29页 |
二、有效开发专题校本课程的途径提升性审美能力 | 第29-30页 |
三、有效开展美术实践教育活动的途径提升性审美能力 | 第30-32页 |
(一) 手抄报比赛 | 第30页 |
(二) 漫画创作、展览 | 第30-31页 |
(三) 编辑性审美期刊 | 第31页 |
(四) 辩论赛 | 第31-32页 |
第三章 (实验校)现行美术教材中有关性主题作品的教学建议 | 第32-37页 |
一、《掷铁饼者》 | 第32-33页 |
二、《威伦道夫的维纳斯》 | 第33-34页 |
三、《米洛斯的阿芙洛蒂忒》 | 第34-35页 |
四、《拿罐的女人》 | 第35页 |
五、《乳形陶杯》 | 第35-37页 |
结论及推广价值 | 第37-38页 |
参考文献 | 第38-40页 |
附录 | 第40-45页 |
致谢 | 第4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