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8页 |
一、引言 | 第8-16页 |
1.研究背景 | 第8-9页 |
2.研究意义 | 第9-10页 |
(1)理论意义 | 第9页 |
(2)实践意义 | 第9-10页 |
3.国内外研究进展 | 第10-13页 |
(1)国外研究现状 | 第10-12页 |
(2)国内研究现状 | 第12-13页 |
4.研究目标和研究内容 | 第13-14页 |
(1)研究目标 | 第13-14页 |
(2)研究内容 | 第14页 |
5.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图 | 第14-16页 |
(1)研究方法 | 第14-15页 |
(2)技术路线图 | 第15-16页 |
二、灾害教育的内涵及理论基础 | 第16-20页 |
1.灾害的基本概念 | 第16页 |
2.灾害教育的内涵 | 第16-17页 |
3.灾害教育的理论基础 | 第17-18页 |
(1)可持续发展理论 | 第17页 |
(2)灾害学理论 | 第17-18页 |
(3)卢梭的生存教育思想 | 第18页 |
4.进行灾害教育的意义 | 第18-20页 |
(1)提高生存能力,减少灾害损失 | 第18页 |
(2)灾害教育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 第18-19页 |
(3)灾害教育有利于高中生形成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 第19-20页 |
三、高中地理灾害教育的现状调查与分析——以日照市部分中学为例 | 第20-29页 |
1.灾害教育的现状调查 | 第20页 |
2.调查结果分析 | 第20-25页 |
(1)对学生灾害意识的调查 | 第20-21页 |
(2)对防灾减灾知识的考察 | 第21-23页 |
(3)对规避灾害技能的考察 | 第23-24页 |
(4)灾害知识获得途径的考察 | 第24-25页 |
(5)对学校灾害教育开展情况的调查 | 第25页 |
3.教师调查问卷分析 | 第25-27页 |
4.小结 | 第27-29页 |
四、高中地理灾害教育内容体系分析 | 第29-34页 |
1.高中地理课程中灾害教育相关课程设置分析 | 第29页 |
2.高中地理教材灾害教育内容分析—以人教版为例 | 第29-32页 |
3.存在问题 | 第32-34页 |
(1)内容偏重于理论性,与现实生活联系不够紧密 | 第32页 |
(2)必修教材灾害内容体系不够条理 | 第32页 |
(3)人为灾害内容重视不够 | 第32-33页 |
(4)乡土灾害地理介绍较少 | 第33页 |
(5)教材中部分“活动”设计不尽合理 | 第33-34页 |
五、高中地理教学灾害教育策略及教学设计 | 第34-44页 |
1.充分利用地理课堂进行灾害教育 | 第34-41页 |
(1)深挖教材,合理构建灾害教育知识体系 | 第34页 |
(2)运用探究式教学,提高学生灾害学习兴趣 | 第34-37页 |
(3)合理优化灾害教育教学设计 | 第37-40页 |
(4)充分运用各种教学手段、教学组织形式进行灾害教育 | 第40-41页 |
2.合理构建灾害教育评价体系 | 第41-42页 |
(1)加大灾害教育内容在高考中的比重 | 第41页 |
(2)学校制定相关的灾害校本评价方式 | 第41-42页 |
3.增强教师灾害意识和灾害教育意识 | 第42页 |
4.合理规划课程设置 | 第42-43页 |
5.结合乡土地理,重视区域性灾害教育 | 第43-44页 |
六、结论与展望 | 第44-46页 |
参考文献 | 第46-48页 |
附录 | 第48-51页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51-52页 |
致谢 | 第5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