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高等教育论文--教学理论、教学法论文--教学研究与改革论文

技术本科教育课程体系主要要素研究--以辽宁省为例

摘要第1-4页
Abstract第4-8页
第一章 引言第8-16页
 一、问题提出第8-9页
  (一) 选题背景第8页
  (二) 选题意义第8-9页
 二、相关概念界定第9-11页
  (一) 技术教育与技术本科教育第9-10页
  (二) 课程与课程体系第10页
  (三) 主要要素第10-11页
 三、文献综述第11-14页
  (一) 有关德国和我国台湾地区技术本科教育课程体系的研究回顾第11-13页
  (二) 有关内地技术本科教育课程体系的研究回顾第13-14页
 四、研究方法与内容第14-16页
  (一) 研究方法第14-15页
  (二) 研究内容第15-16页
第二章 发达国家和地区技术本科教育课程体系分析第16-27页
 一、德国应用科技大学(FH)的课程体系第16-22页
  (一) 课程设置第16-20页
  (二) 课程内容第20-21页
  (三) 实践教学环节第21-22页
 二、台湾地区技术本科教育课程体系第22-25页
  (一) 课程设置第22-23页
  (二) 课程内容第23-24页
  (三) 实践教学环节第24-25页
 小结第25-27页
第三章 我国技术本科教育课程体系分析第27-47页
 一、我国技术本科教育课程设置的分析第27-33页
  (一) 技术本科的课程设置第27-29页
  (二) 技术本科课程设置与工程型本科、高职高专的不同第29-33页
 二、我国技术本科教育课程内容的分析第33-38页
  (一) 技术本科教育的课程目标第33-34页
  (二) 技术本科教育课程内容的分析第34-38页
 三、我国技术本科教育实践教学分析第38-45页
  (一) 技术本科教育的实践教学环节第38-41页
  (二) 技术本科教育实践教学的调查分析第41-45页
 小结第45-47页
第四章 技术本科教育课程体系的构建及条件保障第47-60页
 一、技术本科教育课程体系构建的原则第47-48页
  (一) 定位性原则第47页
  (二) 系统性原则第47页
  (三) 贯穿性原则第47-48页
  (四) 科学性原则第48页
  (五)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原则第48页
 二、技术本科教育课程体系构建的依据第48-49页
  (一) 技术本科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第48-49页
  (二) 学生自身的情况第49页
  (三) 学生未来发展的需求第49页
 三、技术本科教育课程体系构建的内容第49-55页
  (一) 技术本科教育课程设置的构建第49-50页
  (二) 技术本科教育课程内容的构建第50-52页
  (三) 技术本科教育实践教学环节的构建第52-55页
 四、构建技术本科教育课程体系的条件保障第55-60页
  (一) "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第55-56页
  (二) 建立规范的课程体系管理制度第56-57页
  (三) 行业、企业的积极参与第57-58页
  (四) 优化教学环境第58-60页
结束语第60-62页
参考文献第62-65页
附录第65-68页
后记第68-69页
个人简历及研究成果第69页

论文共6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高校实验教学评价中评学系统的研究
下一篇:基于视频案例的师范生课堂教学技能培养模式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