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7页 |
第一章 引言 | 第7-11页 |
一、选题依据 | 第7-8页 |
(一) 国家的教育方针政策 | 第7页 |
(二) 国家的教育法规 | 第7-8页 |
(三) 教育理论和实验教学中学生学习本身的特点 | 第8页 |
二、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 第8-9页 |
(一) 研究内容 | 第8-9页 |
(二) 研究方法 | 第9页 |
三、研究目的和研究意义 | 第9-11页 |
(一) 研究目的 | 第9-10页 |
(二) 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第二章 高校实验教学评价中评学概述 | 第11-17页 |
一、概念界定 | 第11-13页 |
(一) 教学评价理论的内涵 | 第11-12页 |
(二) 实验教学评价中评学的内涵 | 第12-13页 |
二、实验教学中评学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3-14页 |
(一)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3-14页 |
(二)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4页 |
三、我国高校实验教学评价中评学存在的问题 | 第14-17页 |
(一) 高校实验教学评价中评学存在的主要问题 | 第14-15页 |
(二) 高校实验教学评价中评学存在不足的原因分析 | 第15-17页 |
第三章 高校实验教学评价中评学评价指标体系理论研究 | 第17-39页 |
一、高校实验教学评价中评学的依据 | 第17-19页 |
(一) 评价的必要性 | 第17页 |
(二) 评价的目标 | 第17-18页 |
(三) 评价的内容 | 第18页 |
(四) 评价的方式 | 第18-19页 |
二、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原则 | 第19-20页 |
(一) 有效性原则 | 第19页 |
(二) 全面性原则 | 第19页 |
(三) 客观性原则 | 第19-20页 |
(四) 科学性原则 | 第20页 |
(五) 可行性原则 | 第20页 |
(六) 激励性原则 | 第20页 |
三、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过程 | 第20-39页 |
(一) 评价方式及主要评价内容 | 第21-22页 |
(二) 评价标准指标结构的确定 | 第22-31页 |
(三) 评价指标体系中各项指标权重的确定 | 第31-39页 |
第四章 高校实验教学评价中评学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 第39-60页 |
一、需求分析 | 第39-40页 |
(一) 设计需求分析 | 第39页 |
(二) 系统角色分析 | 第39-40页 |
二、系统整体结构和功能简介 | 第40-42页 |
(一) 系统整体结构 | 第40页 |
(二) 系统体系结构 | 第40-42页 |
(三) 系统模块功能简介 | 第42页 |
三、系统设计 | 第42-50页 |
(一) 系统管理 | 第42-43页 |
(二) 教学资源管理 | 第43-46页 |
(三) 成绩管理 | 第46-50页 |
四、数据库设计 | 第50-55页 |
(一) 设计原则 | 第50页 |
(二) 系统主要数据库表 | 第50-55页 |
五、实验教学评学系统的测试与应用 | 第55-60页 |
(一) 学生用户操作界面 | 第55-57页 |
(二) 教师用户操作界面 | 第57-60页 |
结论 | 第60-62页 |
参考文献 | 第62-64页 |
致谢 | 第64-65页 |
个人简历 | 第65-66页 |
附录 | 第66-74页 |
附录一 高校实验教学评价中评学相关的调查问卷 | 第66-68页 |
附录二 关于建立实验教学中评学评价指标体系的调查问卷(第一版) | 第68-70页 |
附录三 关于建立实验教学中评学评价指标体系的调查问卷(第二版) | 第70-72页 |
附录四 关于实验教学中评学评价指标体系权重确定的调查 | 第72-73页 |
附录五 关于建立实验教学中评学评价指标体系的调查问卷(指标排序版) | 第73-7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