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8页 |
目录 | 第8-11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1-33页 |
§1.1 微加工技术的方法和发展现状 | 第11-21页 |
§1.1.1 微加工技术的发展历史 | 第12-14页 |
§1.1.2 微加工技术的主要方法 | 第14-19页 |
§1.1.3 微加工技术的应用和意义 | 第19-21页 |
§1.2 微加工技术在生物芯片中的应用 | 第21-29页 |
§1.2.1 生物芯片的概述和优点 | 第21-23页 |
§1.2.2 生物芯片的发展历史 | 第23-25页 |
§1.2.3 微加工技术应用于生物芯片 | 第25-29页 |
参考文献 | 第29-33页 |
第2章 基于飞秒激光微加工制备功能化微流控芯片 | 第33-51页 |
§2.1 飞秒激光作为二次加工技术的特点与优势 | 第33-35页 |
§2.2 基于飞秒激光微加工的微流控芯片的制备与研究 | 第35-46页 |
§2.2.1 功能化微流控芯片——微过滤阀的设计原理 | 第35-36页 |
§2.2.2 功能化微流控芯片的制备 | 第36-41页 |
§2.2.3 微流控芯片微过滤功能的测试和讨论 | 第41-46页 |
§2.3 本章小结 | 第46-47页 |
参考文献 | 第47-51页 |
第3章 电控细胞粘附和脱吸附芯片的开发 | 第51-75页 |
§3.1 控制细胞粘附和脱吸附的意义和主要方法 | 第51-55页 |
§3.1.1 细胞粘附和脱吸附的生理意义 | 第51-52页 |
§3.1.2 体外细胞粘附和脱吸附的方法和比较 | 第52-55页 |
§3.2 电控细胞粘附和脱吸附芯片的设计和制备 | 第55-64页 |
§3.2.1 电控芯片的设计原理 | 第55-57页 |
§3.2.2 电控芯片的制备 | 第57-59页 |
§3.2.3 电控芯片的表面化学修饰 | 第59-63页 |
§3.2.4 电控芯片的制备 | 第63-64页 |
§3.3 电控细胞粘附和脱吸附芯片的功能验证 | 第64-69页 |
§3.3.1 细胞体外培养 | 第64-65页 |
§3.3.2 芯片上可控细胞粘附——细胞图形化 | 第65-66页 |
§3.3.3 芯片上可控细胞脱吸附——电控选择性脱落 | 第66-69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69-71页 |
参考文献 | 第71-75页 |
第4章 肝癌早期检测血细胞芯片的开发 | 第75-97页 |
§4.1 肝癌早期检测芯片的意义 | 第75-78页 |
§4.1.1 肝癌早期检测的意义及发展现状 | 第75-77页 |
§4.1.2 循环肿瘤细胞的早期诊断 | 第77-78页 |
§4.2 血细胞芯片的设计与制备 | 第78-86页 |
§4.2.1 血细胞芯片的设计原理 | 第78-79页 |
§4.2.2 血细胞芯片的制备 | 第79-81页 |
§4.2.3 血细胞芯片的表面修饰 | 第81-85页 |
§4.2.4 外围检测系统的搭建 | 第85-86页 |
§4.3 血细胞芯片捕获循环肿瘤细胞的功能验证 | 第86-92页 |
§4.3.1 实验样本的制备 | 第86-88页 |
§4.3.2 捕获循环肿瘤细胞的验证 | 第88-92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92-94页 |
参考文献 | 第94-97页 |
第5章 结论和展望 | 第97-100页 |
科研成果及作者简介 | 第100-103页 |
致谢 | 第103-10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