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4页 |
| ABSTRACT | 第4-7页 |
| 第一章 导论 | 第7-10页 |
| ·研究的意义 | 第7-8页 |
| ·国内研究现状 | 第8-9页 |
| ·研究的重点与方法 | 第9-10页 |
| 第二章 高校经济困难学生心理状况分析 | 第10-16页 |
| ·高校经济困难学生心理状况调查 | 第10-11页 |
| ·调查的对象及范围 | 第10页 |
| ·调查数据的分析处理 | 第10-11页 |
| ·调查对象的个人基本情况 | 第10页 |
| ·调查对象的学习与生活状况 | 第10-11页 |
| ·调查对象的思想与心理状况 | 第11页 |
| ·高校经济困难学生心理状况描述 | 第11-16页 |
| ·高校经济困难学生心理状况中的积极因素 | 第12-13页 |
| ·能够正视生活的困难,自强自立 | 第12页 |
| ·明确学习目标,刻苦上进 | 第12-13页 |
| ·高校经济困难学生心理状况中的消极因素 | 第13-16页 |
| 第三章 高校经济困难学生心理状况成因分析 | 第16-22页 |
| ·客观环境因素 | 第16-20页 |
| ·社会因素 | 第16-17页 |
| ·市场经济的冲击 | 第16页 |
| ·高校收费制度改革的影响 | 第16-17页 |
| ·社会捐助机制不健全 | 第17页 |
| ·家庭因素 | 第17-18页 |
| ·家庭经济困难的负面效应 | 第17-18页 |
| ·缺乏良好、科学的教育环境 | 第18页 |
| ·学校因素 | 第18-20页 |
| ·心理健康教育的滞后性 | 第18-19页 |
| ·校园文化多元化引起的困惑 | 第19页 |
| ·奖助体制的局限性 | 第19-20页 |
| ·个人主观因素 | 第20-22页 |
| ·生活环境的不适应 | 第20-21页 |
| ·学习方式的不适应 | 第21页 |
| ·校园文化的不适应 | 第21-22页 |
| 第四章 调适高校经济困难学生心理问题的思考 | 第22-28页 |
| ·增强自我调适意识,提高自身抗压能力 | 第22-24页 |
| ·教育高校经济困难学生正确面对贫困,鼓励他们勇敢迎接困难和挑战 | 第22-23页 |
| ·帮助高校经济困难学生正确认识自己,树立乐观向上的人生态度 | 第23页 |
| ·引导高校经济困难学生正确对待社会捐助,加强他们的诚信感恩教育 | 第23-24页 |
| ·发挥政府宏观调控作用,完善资助体系 | 第24-25页 |
| ·发挥政府宏观调控作用 | 第24页 |
| ·完善资助体系和教育的投入机制 | 第24-25页 |
| ·加强学校帮扶力度,营造良好校园文化氛围 | 第25-26页 |
| ·构建学校、班级、寝室三维帮扶网络 | 第25-26页 |
| ·以校园活动为载体,优化校园环境 | 第26页 |
| ·重视心理辅导工作,培养高校经济困难学生健康人格 | 第26-28页 |
| ·宣传普及心理健康知识,强化心理健康意识 | 第26-27页 |
| ·建立健全心理教育体系,做好心理预警工作 | 第27-28页 |
| 结束语 | 第28-29页 |
| 参考文献 | 第29-33页 |
| 附录 | 第33-35页 |
| 详细摘要 | 第35-3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