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9页 |
英文摘要 | 第9-13页 |
第一部分 绪论 | 第13-44页 |
一、 样例学习研究概述 | 第13-34页 |
1.1 样例学习研究的历史与意义 | 第13-15页 |
1.2 样例学习研究的基本问题 | 第15-34页 |
二、 当前样例学习研究的焦点和有待解决的问题 | 第34-40页 |
2.1 二十世纪80年代以来样例学习研究的焦点 | 第34-38页 |
2.2 有待进一步解决的问题 | 第38-40页 |
三、 本研究的基本假设和框架 | 第40-44页 |
3.1 研究的基本假设 | 第40-42页 |
3.2 研究的基本框架 | 第42-44页 |
第二部分 实验研究 | 第44-109页 |
一、 样例的子目标编码对新问题解决中原理通达和运用的影响 | 第44-70页 |
实验1 样例的子目标编码对新问题解决中原理通达的作用研究 | 第49-59页 |
实验1a | 第49-52页 |
实验1b | 第52-55页 |
实验1c | 第55-59页 |
实验2 样例的子目标编码对新问题解决中原理运用的作用研究 | 第59-70页 |
实验2a | 第60-63页 |
实验2b | 第63-66页 |
实验2c | 第66-70页 |
二、 不同类型的子目标编码对新问题解决中原理通达和运用的作用 | 第70-86页 |
实验3 不同类型的子目标编码对新问题解决中原理通达的作用研究 | 第73-79页 |
实验3a | 第73-76页 |
实验3b | 第76-79页 |
实验4 不同类型的子目标编码对新问题解决中原理运用的作用研究 | 第79-86页 |
实验4a | 第79-82页 |
实验4b | 第82-86页 |
三、 多重样例和“样例—问题”的组合方式对迁移的影响 | 第86-109页 |
实验5 多重样例的变异性和编码对迁移的影响 | 第86-99页 |
实验5a | 第88-92页 |
实验5b | 第92-96页 |
实验5c | 第96-99页 |
实验6 样例和问题的联结方式对迁移的作用 | 第99-109页 |
实验6a | 第102-104页 |
实验6b | 第104-106页 |
实验6c | 第106-109页 |
第三部分 一般讨论和总结 | 第109-119页 |
一、 样例的编码特征与样例学习 | 第109-111页 |
1.1 样例的子目标编码与原理学习 | 第109-111页 |
1.2 多重样例的变异性、样例——问题的联结与学习 | 第111页 |
二、 样例的编码特征与精加工模型的选择 | 第111-112页 |
三、 原理图式获得的限制条件及其控制 | 第112-113页 |
3.1 原理图式获得的限制条件 | 第112-113页 |
3.2 原理图式获得的限制条件的控制 | 第113页 |
四、 本研究的主要结论 | 第113-115页 |
五、 样例学习研究对教学设计和研究的启示 | 第115-117页 |
六、 主要贡献和将来的研究方向 | 第117-119页 |
6.1 本研究的主要贡献 | 第117-118页 |
6.2 本研究的不足及将来的研究问题 | 第118-119页 |
参考文献 | 第119-129页 |
后记 | 第12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