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16页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10-11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10-11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1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 第11-13页 |
1.2.1 国外研究现状分析 | 第11-12页 |
1.2.2 国内研究现状分析 | 第12-13页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第13-16页 |
1.3.1 研究内容 | 第13页 |
1.3.2 研究过程 | 第13页 |
1.3.3 研究变量 | 第13-14页 |
1.3.4 研究方法 | 第14-16页 |
第2章 项目团队及激励的相关理论概述 | 第16-21页 |
2.1 项目团队的概念及内涵 | 第16-17页 |
2.1.1 工程项目部人员的概念 | 第16页 |
2.1.2 工程项目团队的界定 | 第16-17页 |
2.1.3 工程项目团队发展历程 | 第17页 |
2.2 职业倾向与激励机制的关系 | 第17-21页 |
2.2.1 激励的概念 | 第17-18页 |
2.2.2 职业倾向理论 | 第18-21页 |
第3章 中缅施工项目部人员职业倾向与激励需求关系 | 第21-31页 |
3.1 中缅油气管道建设施工项目部人员现状 | 第21-22页 |
3.1.1 中缅油气管道施工项目部人员 | 第21页 |
3.1.2 施工项目部人员的特征 | 第21-22页 |
3.2 职业倾向与工作投入关系模型构建 | 第22-23页 |
3.3 调查问卷的设计及发放 | 第23-24页 |
3.3.1 调查问卷设计 | 第23-24页 |
3.3.2 调查问卷发放 | 第24页 |
3.4 调查数据研究及分析 | 第24-31页 |
3.4.1 调查数据基本情况 | 第24页 |
3.4.2 施工项目部人员职业倾向分析 | 第24-25页 |
3.4.3 施工项目部人员的职业倾向与激励需求分析 | 第25-27页 |
3.4.4 施工项目部人员的职业倾向与激励满意度分析 | 第27-28页 |
3.4.5 施工项目部人员的职业倾向与激励措施重视程度分析 | 第28-30页 |
3.4.6 施工项目部人员的激励满意度与工作投入的分析 | 第30-31页 |
第4章 中缅施工项目部人员报酬激励机制设计 | 第31-36页 |
4.1 中缅施工项目部人员的风险偏好分析 | 第31-32页 |
4.1.1 风险偏好分析 | 第31-32页 |
4.1.2 中缅施工项目部人员风险偏好与激励 | 第32页 |
4.2 基于相对业绩的分成合约的激励设计 | 第32-35页 |
4.2.1 分成合约模型的假设 | 第32-33页 |
4.2.2 基于相对业绩的分成合约的激励设计 | 第33-35页 |
4.3 中缅施工风险对分成合约设计的影响 | 第35-36页 |
第5章 施工项目部人员关系契约激励机制设计 | 第36-41页 |
5.1 中缅施工项目部人员心理契约类型的理论分析 | 第36页 |
5.1.1 交易型契约与关系型契约的区别 | 第36页 |
5.1.2 中缅施工项目部人员关系型心理契约的特点 | 第36页 |
5.2 中缅施工项目部人员心理契约动态发展的F-E-V模型 | 第36-41页 |
5.2.1 中缅施工项目部人员心理契约的形成 | 第36-38页 |
5.2.2 施工项目部人员的履约体验 | 第38页 |
5.2.3 中缅施工项目部人员心理契约违背 | 第38-41页 |
第6章 中缅施工项目部人员激励机制实施及效果评价 | 第41-52页 |
6.1 中缅施工项目部人员薪酬激励机制实践 | 第41-48页 |
6.1.1 固定薪酬激励 | 第41-45页 |
6.1.2 绩效奖金激励 | 第45-48页 |
6.2 施工项目部人员关系契约激励机制实践 | 第48-50页 |
6.2.1 物质激励方式 | 第48-49页 |
6.2.2 精神激励方式 | 第49-50页 |
6.3 激励机制实施后效果 | 第50-52页 |
6.3.1 对团队建设的促进 | 第50-51页 |
6.3.2 对项目管理的促进 | 第51页 |
6.3.3 对人力资源管理的促进 | 第51-52页 |
第7章 结论 | 第52-53页 |
参考文献 | 第53-56页 |
附录 | 第56-61页 |
致谢 | 第6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