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1 绪论 | 第9-21页 |
1.1 研究缘起 | 第9-10页 |
1.1.1 当代社会对幼儿英语教学的期待 | 第9-10页 |
1.1.2 个人专业背景 | 第10页 |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10-11页 |
1.2.1 研究目的 | 第10-11页 |
1.2.2 研究意义 | 第11页 |
1.3 相关研究综述 | 第11-16页 |
1.3.1 目前我国幼儿英语教学模式研究综述 | 第11-12页 |
1.3.2 PDCA模式研究综述 | 第12-13页 |
1.3.3 关于行动研究及在外语教学中的应用综述 | 第13-16页 |
1.4 理论概述 | 第16-21页 |
1.4.1 第二语言学习关键期假说理论 | 第16-18页 |
1.4.2 PDCA理论 | 第18-21页 |
2 基于PDCA理论的幼儿英语教学模式过程 | 第21-25页 |
2.1 幼儿英语教学PDCA模式内涵 | 第21页 |
2.2 幼儿英语教学PDCA理论之P阶段 | 第21-22页 |
2.3 幼儿英语教学PDCA理论之D阶段 | 第22页 |
2.4 幼儿英语教学PDCA理论之C阶段 | 第22-23页 |
2.5 幼儿英语教学PDCA模式之A阶段 | 第23-25页 |
3 研究设计 | 第25-31页 |
3.1 研究背景 | 第25-29页 |
3.1.1 研究场域 | 第25-27页 |
3.1.2 研究对象 | 第27页 |
3.1.3 研究者及合作教师 | 第27-29页 |
3.2 研究方法的选择 | 第29页 |
3.3 研究计划 | 第29-31页 |
4 PDCA模式试水:单词如何变句子 | 第31-43页 |
4.1 问题的提出与假设 | 第31-33页 |
4.1.1 问题的提出 | 第31-32页 |
4.1.2 假设性分析 | 第32-33页 |
4.2 制定和实行行动计划 | 第33-40页 |
4.2.1 P:教学设计 | 第33-36页 |
4.2.2 D:教学过程 | 第36-38页 |
4.2.3 C:学习效果检测 | 第38-39页 |
4.2.4 A:改进 | 第39-40页 |
4.3 反思与总结 | 第40-43页 |
4.3.1 主要成效 | 第40-41页 |
4.3.2 主要问题 | 第41页 |
4.3.3 新一轮行动研究方向 | 第41-43页 |
5 PDCA模式浅水区:原来游戏中可以出口成章 | 第43-55页 |
5.1 问题的重新确立与假设 | 第43-45页 |
5.1.1 问题的提出 | 第43页 |
5.1.2 假设性分析 | 第43-45页 |
5.2 制定和实行行动计划 | 第45-52页 |
5.2.1 P:教学设计 | 第45-48页 |
5.2.2 D:教学过程 | 第48-50页 |
5.2.3 C:学习效果检测 | 第50-51页 |
5.2.4 A:改进 | 第51-52页 |
5.3 反思与总结 | 第52-55页 |
5.3.1 主要成效 | 第52页 |
5.3.2 主要问题 | 第52页 |
5.3.3 新一轮行动研究的方向 | 第52-55页 |
6 PDCA模式深水区:在不一样的ACTION中对话 | 第55-63页 |
6.1 问题的重新确立与假设 | 第55-57页 |
6.1.1 问题的提出 | 第55页 |
6.1.2 假设性分析 | 第55-57页 |
6.2 制定和实施行动计划 | 第57-61页 |
6.2.1 P:环节教学设计 | 第57-58页 |
6.2.2 D:教学过程 | 第58-60页 |
6.2.3 C:学习效果检测 | 第60页 |
6.2.4 A:改进 | 第60-61页 |
6.3 反思与总结 | 第61-63页 |
6.3.1 主要成效 | 第61页 |
6.3.2 主要问题 | 第61-63页 |
7 研究结论 | 第63-71页 |
7.1 PDCA模式幼儿英语课堂的成效 | 第63-66页 |
7.1.1 幼儿的成长 | 第63-65页 |
7.1.2 教师的发展 | 第65-66页 |
7.1.3 幼儿英语教学PDCA模式的成熟 | 第66页 |
7.2 本研究对教学的启示 | 第66-71页 |
7.2.1 关于教学观念的启示 | 第66-67页 |
7.2.2 本研究对教学方法的启示 | 第67-71页 |
参考文献 | 第71-75页 |
附录 A | 第75-76页 |
附录 B | 第76-77页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77-79页 |
致谢 | 第7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