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学生为中心”课堂教学改革中教师的文化适应行为分析--基于贝利(Berry)的文化适应策略理论
| 摘要 | 第3-4页 |
| Abstract | 第4页 |
| 1 绪论 | 第7-13页 |
| 1.1 研究起因 | 第7-8页 |
| 1.2 研究意义 | 第8-9页 |
| 1.3 研究设计 | 第9-13页 |
| 1.3.1 研究对象 | 第9-10页 |
| 1.3.2 研究方法 | 第10-11页 |
| 1.3.3 研究工具 | 第11-13页 |
| 2 文献综述 | 第13-21页 |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第13-16页 |
| 2.1.1 文化 | 第13-14页 |
| 2.1.2 文化适应 | 第14-15页 |
| 2.1.3 文化适应策略 | 第15-16页 |
| 2.2 关于文化适应的问题研究 | 第16-18页 |
| 2.3 教育改革中的文化适应问题研究] | 第18-21页 |
| 2.3.1 基础教育改革中的文化适应问题研究 | 第18-19页 |
| 2.3.2 高等教育改革中的文化适应问题研究 | 第19-21页 |
| 3 调查结果及分析 | 第21-33页 |
| 3.1 “文化隔离策略”型教师的分离行为 | 第22-25页 |
| 3.2 采取“文化边缘策略”型教师的边缘化行为 | 第25-28页 |
| 3.3 采取“文化同化策略”型教师的同化行为 | 第28-30页 |
| 3.4 采取“文化融合策略”型教师的融合行为 | 第30-33页 |
| 4 提高教师在课改中文化适应能力的策略 | 第33-37页 |
| 4.1 发挥融合型教师的模范先锋作用 | 第33-34页 |
| 4.2 对隔离型和边缘型教师实施“软硬兼施”政策 | 第34-35页 |
| 4.3 加强对同化型教师的培养 | 第35-37页 |
| 5 研究结论及其对基础教育的反思 | 第37-39页 |
| 6 结束语 | 第39-41页 |
| 参考文献 | 第41-43页 |
| 附录:访谈提纲 | 第43-45页 |
| 致谢 | 第4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