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8-9页 |
Abstract | 第9页 |
1 绪论 | 第10-15页 |
1.1 研究的背景 | 第10-11页 |
1.1.1 信息化教育时代学习工具的转变 | 第10页 |
1.1.2 信息化教育时代促进思维培养需求的转变 | 第10-11页 |
1.2 研究问题的提出 | 第11页 |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11-12页 |
1.3.1 研究目的 | 第11-12页 |
1.3.2 研究的意义 | 第12页 |
1.4 研究过程与研究方法 | 第12-15页 |
1.4.1 研究过程 | 第12-13页 |
1.4.2 研究方法 | 第13-15页 |
2 研究综述 | 第15-25页 |
2.1 研究现状 | 第15-19页 |
2.1.1 机器人教学的研究现状 | 第15-16页 |
2.1.2 计算思维的研究现状 | 第16-19页 |
2.2 概念的界定 | 第19-22页 |
2.2.1 机器人教学 | 第19-20页 |
2.2.2 计算思维 | 第20-21页 |
2.2.3 思维科学 | 第21-22页 |
2.3 理论基础 | 第22-25页 |
2.3.1 计算思维的特征 | 第22页 |
2.3.2 计算思维的构成要素 | 第22-24页 |
2.3.3 机器人教学的相关理论 | 第24-25页 |
3 培养初中生计算思维的机器人教学设计 | 第25-34页 |
3.1 促进计算思维能力培养的机器人教学设计原则 | 第25-26页 |
3.2 促进计算思维能力培养的机器人教学设计 | 第26-29页 |
3.2.1 教学对象分析 | 第26-27页 |
3.2.2 机器人教学环境的选择与设计 | 第27页 |
3.2.3 教学内容的设计 | 第27-28页 |
3.2.4 教学目标的融合设计 | 第28-29页 |
3.3 促进计算思维发展的机器人教学模式 | 第29-34页 |
3.3.1 促进计算思维发展教学模式的目标 | 第29-30页 |
3.3.2 促进计算思维发展教学模式的理论基础 | 第30-31页 |
3.3.3 促进计算思维发展教学模式的流程设计 | 第31-32页 |
3.3.4 促进计算思维发展的教学评价设计 | 第32-34页 |
4 促进初中生计算思维能力发展的机器人教学-以EV3机器人教学为例 | 第34-55页 |
4.1 机器人教学的教学对象及样本 | 第34-35页 |
4.2 促进计算思维发展的机器人的设计与实施 | 第35-47页 |
4.2.1“搬运机器人”教学活动的设计与实施 | 第35-37页 |
4.2.2 教学成果展示 | 第37-38页 |
4.2.3“导盲机器人”教学活动的设计与实施 | 第38-41页 |
4.2.4 教学成果展示 | 第41-43页 |
4.2.5“我是万能机器人”教学活动的设计与实施 | 第43-46页 |
4.2.6 教学成果展示 | 第46-47页 |
4.3《EV3机器人》教学中促进初中生计算思维能力的结果分析 | 第47-55页 |
4.3.1 促进计算思维发展的机器人的教学的评价方法的设计 | 第47-48页 |
4.3.2《EV3机器人》教学中促进初中生计算思维能力的评价结果分析 | 第48-55页 |
5.研究结论与反思 | 第55-57页 |
5.1 研究结论 | 第55-56页 |
5.2 研究反思与展望 | 第56-57页 |
参考文献 | 第57-59页 |
附录 | 第59-65页 |
主要成果 | 第65-66页 |
致谢 | 第6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