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教育论文--电化教育论文--计算机化教学论文

教育资源知识单元中心度与难度量化研究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7页
第一章 绪论第11-18页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第11-13页
    1.2 研究现状第13-15页
        1.2.1 知识单元中心度量化研究现状第13-14页
        1.2.2 知识单元难度量化研究现状第14-15页
    1.3 研究目的第15-16页
    1.4 研究内容第16页
    1.5 论文结构安排第16-18页
第二章 相关理论基础第18-26页
    2.1 知识单元第18-20页
        2.1.1 知识单元的基本概念第18页
        2.1.2 知识单元关联关系第18-20页
    2.2 认知主义第20-21页
    2.3 知识地图第21-22页
        2.3.1 知识地图的基本概念第21-22页
        2.3.2 知识地图的分类第22页
    2.4 Markov链的基本原理第22-23页
    2.5 等距量表第23-25页
        2.5.1 等距量表的基本概念及特点第23-24页
        2.5.2 等距难度的实现第24-25页
    2.6 本章小结第25-26页
第三章 知识单元认知依赖关系第26-33页
    3.1 知识单元认知依赖关系第26-27页
    3.2 认知依赖关系的性质第27-28页
    3.3 基于认知依赖关系的知识地图的构建第28-29页
        3.3.1 构建方法第28页
        3.3.2 两类知识地图的比较第28-29页
    3.4 知识单元认知依赖关系与学习效率第29-30页
        3.4.1 知识单元认知依赖关系的形式化描述第29-30页
        3.4.2 知识单元认知依赖关系对学习效率的影响第30页
    3.5 量化知识单元认知依赖关系第30-32页
    3.6 本章小结第32-33页
第四章 知识单元中心度量化算法设计第33-46页
    4.1 中心度的概念第33页
    4.2 知识单元中心度度量第33-35页
        4.2.1 知识单元中心度问题描述第33-34页
        4.2.2 知识单元中心度量化算法研究第34-35页
    4.3 知识单元加权第35-40页
        4.3.1 知识单元权重计算第36-37页
        4.3.2 与现有算法比较第37-38页
        4.3.3 算法步骤第38-40页
    4.4 知识单元中心度量化算法第40-45页
        4.4.1 学习状态的吸收态马尔科夫链表达第40-42页
        4.4.2 学习迁移概率矩阵生成第42-43页
        4.4.3 知识单元间的平均迁移次数计算第43-44页
        4.4.4 知识单元中心度计算第44页
        4.4.5 与现有算法比较第44-45页
    4.5 本章小结第45-46页
第五章 知识单元难度量化算法设计第46-55页
    5.1 知识单元难度的基本概念第46页
    5.2 知识单元难度影响因素分析第46-47页
    5.3 知识单元难度量化方法研究第47-48页
    5.4 知识单元内容难度量化第48-49页
        5.4.1 内容难度计算第49页
        5.4.2 算法步骤第49页
    5.5 知识单元统计难度量化第49-53页
        5.5.1 相应知识单元测试试题设计第50页
        5.5.2 难度的计算第50-51页
        5.5.3 等距难度的转化第51-53页
    5.6 知识单元难度计算第53-54页
        5.6.1 计算方法第53页
        5.6.2 与现有算法比较第53-54页
    5.7 本章小结第54-55页
第六章 知识单元中心度与难度量化算法仿真第55-74页
    6.1 仿真说明第55-56页
    6.2 知识单元加权算法仿真第56-60页
        6.2.1 T值仿真第56-58页
        6.2.2 W值仿真第58-60页
    6.3 知识单元中心度算法仿真第60-62页
        6.3.1 仿真过程第60-62页
        6.3.2 仿真结果分析第62页
    6.4 知识单元难度度量算法仿真第62-72页
        6.4.1 仿真准备第63页
        6.4.2 难度层级仿真第63-65页
        6.4.3 等级难度仿真第65-67页
        6.4.4 等距难度仿真第67-69页
        6.4.5 等级难度与等距难度的仿真比较第69-71页
        6.4.6 难度仿真结果分析第71-72页
    6.5 本章小结第72-74页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第74-76页
    7.1 全文总结第74-75页
    7.2 后续工作展望第75-76页
致谢第76-77页
参考文献第77-80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成果第80-81页

论文共8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阎良区大学区管理制实施问题与策略研究
下一篇:课堂教学中教师生命意识研究--基于教师课堂行为的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