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23页 |
1.1 聚谷氨酸的理化性质 | 第11-12页 |
1.2 聚谷氨酸的应用 | 第12页 |
1.3 聚谷氨酸的合成 | 第12-14页 |
1.3.1 化学合成法 | 第12-13页 |
1.3.2 提取法制备γ-PGA | 第13页 |
1.3.3 微生物提取法 | 第13-14页 |
1.4 聚谷氨酸的合成机制 | 第14-17页 |
1.4.1 聚谷氨酸产生菌的分类 | 第14页 |
1.4.2. 合成机理 | 第14-17页 |
1.5 聚谷氨酸的发酵调控 | 第17-18页 |
1.6 钙离子对于生物体的调控 | 第18-19页 |
1.6.1 钙离子在生理活动中的作用 | 第18页 |
1.6.2 钙离子对于聚谷氨酸发酵的调控作用 | 第18-19页 |
1.7 枯草芽孢杆菌(B.subtilis)基因组研究 | 第19-21页 |
1.8 本实验立题依据、研究内容及研究意义 | 第21-23页 |
第二章 纳豆芽孢杆菌中α-酮戊二酸脱氢酶与聚谷氨酸合成酶的钙调节机制 | 第23-49页 |
2.1 引言 | 第23-24页 |
2.2 实验材料 | 第24-27页 |
2.2.1 菌株 | 第24页 |
2.2.2 培养基 | 第24-25页 |
2.2.3 主要实验试剂 | 第25-26页 |
2.2.4 储备液的配制 | 第26-27页 |
2.2.5 主要试验仪器与设备 | 第27页 |
2.3 实验方法 | 第27-35页 |
2.3.1 发酵条件与方法 | 第27-28页 |
2.3.2 粗酶液制备 | 第28页 |
2.3.3 总蛋白浓度测定 | 第28-29页 |
2.3.4 a-酮戊二酸脱氢酶(OGDH)活性测定 | 第29-30页 |
2.3.5 琼脂糖凝胶电泳 | 第30-31页 |
2.3.6 纳豆芽孢杆菌总RNA的提取 | 第31-33页 |
2.3.7 实时定量引物设计 | 第33页 |
2.3.8 实时定量PCR反应 | 第33-34页 |
2.3.9 生物量的测定 | 第34页 |
2.3.10 γ-PGA产量及NH_4Cl消耗量测定 | 第34-35页 |
2.4 实验结果 | 第35-47页 |
2.4.1 钙离子对α-酮戊二酸脱氢酶的体外调节作用 | 第35-37页 |
2.4.2 钙离子对α-酮戊二酸脱氢酶和聚谷氨酸合成酶的体内调节作用 | 第37-44页 |
2.4.3 钙离子在纳豆芽孢杆菌发酵γ-PGA过程中的影响 | 第44-47页 |
1. 钙离子对菌体生长的影响 | 第44-45页 |
2. 钙离子对γ-PGA产量的影响 | 第45-46页 |
3. 钙离子对发酵液中NH_4Cl消耗量影响 | 第46-47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47-49页 |
第三章 B.subtilis HSF1410全基因组信息 | 第49-63页 |
3.1 引言 | 第49页 |
3.2 实验材料 | 第49页 |
3.3 实验方法 | 第49-51页 |
3.3.1 细菌总DNA提取 | 第49-50页 |
3.3.2 全基因组测序 | 第50页 |
3.3.3 系统发育树的构建 | 第50-51页 |
3.4 实验结果 | 第51-62页 |
3.4.1 B.subtilis HSF1410的全基因组信息分析 | 第51-59页 |
3.4.2 聚谷氨酸产生菌分类研究 | 第59-62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62-63页 |
第四章 结论与展望 | 第63-65页 |
参考文献 | 第65-71页 |
附录 | 第71-81页 |
致谢 | 第81-83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 第8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