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学前教育、幼儿教育论文--各科教学法、教材论文--语言、识字论文

民族地区傣族儿童入学前汉语准备研究--以芒宽彝族傣族乡为例

摘要第3-5页
Abstract第5-6页
第1章 绪论第10-12页
    1.1 选题缘由第10-11页
        1.1.1 国家对学前儿童语言及民族儿童语言教育的重视第10页
        1.1.2 民族地区儿童汉语发展的重要性第10页
        1.1.3 民族地区儿童汉语语言入学准备现状欠佳第10-11页
    1.2 研究意义第11-12页
        1.2.1 理论意义第11页
        1.2.2 实践意义第11-12页
第2章 文献综述第12-28页
    2.1 核心概念界定第12-13页
        2.1.1 入学准备第12页
        2.1.2 语言入学准备第12-13页
    2.2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第13-21页
        2.2.1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3-21页
        2.2.2 已有研究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第21页
    2.3 理论基础第21-24页
        2.3.1 第一语言习得理论第21-23页
        2.3.2 第二语言习得理论第23-24页
        2.3.3 多元一体化教育理论第24页
    2.4 保山市芒宽彝族傣族乡概况第24-28页
        2.4.1 芒宽彝族傣族乡地域、文化概况第24-25页
        2.4.2 芒宽彝族傣族乡儿童傣语使用及汉语习得概况第25页
        2.4.3 保山市芒宽彝族傣族乡学前教育概况第25-28页
第3章 研究问题及研究设计第28-32页
    3.1 研究问题第28页
    3.2 研究对象第28-29页
    3.3 研究方法第29页
        3.3.1 测验法第29页
    3.4 研究过程第29页
    3.5 数据的处理和分析第29-32页
        3.5.1 SPSS19.0第29-30页
        3.5.2 国际儿童语言资料交换系统(CHILDES)第30-32页
第4章 实验研究第32-54页
    4.1 研究一 傣族学前儿童入学前汉语元语言意识发展状况研究第32-39页
        4.1.1 研究目的第32页
        4.1.2 被试的选择第32页
        4.1.3 研究材料第32-34页
        4.1.4 研究程序第34页
        4.1.5 研究结果与分析第34-38页
        4.1.6 研究小结第38-39页
    4.2 研究二 傣族学前儿童入学前汉语语言运用能力准备研究第39-47页
        4.2.1 研究目的第39页
        4.2.2 被试选择第39页
        4.2.3 研究材料第39-40页
        4.2.4 研究程序第40-41页
        4.2.5 研究结果分析第41-46页
        4.2.6 研究小结第46-47页
    4.3 研究三 傣族学前儿童入学前汉语书面语知识能力准备研究第47-54页
        4.3.1 研究目的第47页
        4.3.2 被试选择第47页
        4.3.3 研究材料第47-49页
        4.3.4 研究程序第49页
        4.3.5 研究结果分析第49-53页
        4.3.6 研究小结第53-54页
第5章 综合讨论第54-60页
    5.1 傣语学前儿童汉语语言入学准备的总体发展状况第54-60页
        5.1.1 傣族学前儿童入学前汉语元语言意识发展状况第54-56页
        5.1.2 傣族学前儿童入学前汉语语言运用能力发展状况第56-57页
        5.1.3 傣族学前儿童入学前汉语书面语知识发展状况第57-60页
第6章 研究结论与教育建议第60-62页
    6.1 研究结论第60页
    6.2 教育建议第60-62页
        6.2.1 开展汉语元语言意识教育第60页
        6.2.2 培养语言运用能力第60-61页
        6.2.3 在加强傣、汉双语教育的基础上,发展全语言能力第61-62页
第7章 研究的创新与不足第62-64页
    7.1 创新第62-63页
        7.1.1 研究方法第62页
        7.1.2 研究对象第62页
        7.1.3 研究内容第62-63页
    7.2 不足第63页
        7.2.1 研究样本的有限性第63页
        7.2.2 研究时间的有限性第63页
    7.3 展望第63-64页
        7.3.1 纵向、横向研究交替第63页
        7.3.2 展开干预研究第63-64页
参考文献第64-72页
附录第72-82页
致谢第82-84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第84页

论文共8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县域幼儿园美术集体教学活动中的师幼互动研究
下一篇:少先队辅导员培训体系构建研究--基于陕西省少先队辅导员的调查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