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移动学习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附件 | 第5-8页 |
摘要 | 第8-9页 |
Abstract | 第9-10页 |
1. 绪论 | 第11-16页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11-16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11-12页 |
1.1.2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第12-13页 |
1.1.3 研究的思路及方法 | 第13-16页 |
2. 相关理论及文献综述 | 第16-28页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第16-18页 |
2.1.1 移动学习 | 第16-17页 |
2.1.2 技术接受 | 第17-18页 |
2.2 文献综述 | 第18-24页 |
2.2.1 大学生移动学习的相关研究 | 第18-23页 |
2.2.2 技术接受模型相关研究 | 第23-24页 |
2.3 理论基础 | 第24-28页 |
2.3.1 理性行为理论模型(TRA) | 第25页 |
2.3.2 计划行为理论模型(TPB) | 第25-26页 |
2.3.3 技术接受理论模型(TAM) | 第26-27页 |
2.3.4 总结 | 第27-28页 |
3. 模型建构与研究假设 | 第28-33页 |
3.1 大学生移动学习的接受模型建构 | 第28-29页 |
3.2 变量定义 | 第29-31页 |
3.2.1 信息资源因素 | 第29页 |
3.2.2 传播媒介因素 | 第29-30页 |
3.2.3 学习环境因素 | 第30页 |
3.2.4 感知有用性 | 第30-31页 |
3.2.5 感知易用性 | 第31页 |
3.2.6 使用态度 | 第31页 |
3.3 研究假设 | 第31-33页 |
4. 研究设计 | 第33-36页 |
4.1 研究对象 | 第33页 |
4.2 问卷的设计 | 第33-34页 |
4.2.1 大学生移动学习现状问卷设计 | 第33-34页 |
4.2.2 大学生移动学习影响因素问卷设计 | 第34页 |
4.3 问卷的测试 | 第34页 |
4.4 问卷的发放 | 第34-36页 |
5. 大学生移动学习现状分析 | 第36-45页 |
5.1 学习者的现状分析 | 第36-38页 |
5.2 移动学习的信息资源的现状分析 | 第38-41页 |
5.3 移动学习中的传播媒介现状分析 | 第41-42页 |
5.4 移动学习中的学习环境现状分析 | 第42-45页 |
6. 大学生移动学习影响因素分析 | 第45-51页 |
6.1 信度与效度分析 | 第45-47页 |
6.1.1 信度分析 | 第45-46页 |
6.1.2 效度分析 | 第46-47页 |
6.2 回归分析 | 第47-49页 |
6.3 模型的修正 | 第49-51页 |
7. 研究结论与建议 | 第51-58页 |
7.1 研究结论 | 第51-54页 |
7.2 建议 | 第54-58页 |
参考文献 | 第58-62页 |
附录 | 第62-66页 |
致谢 | 第6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