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第1章 绪论 | 第8-11页 |
1.1 选题理由 | 第8-9页 |
1.2 研究的意义 | 第9-11页 |
1.2.1 理论意义 | 第9页 |
1.2.2 实践意义 | 第9-11页 |
第2章 文献综述 | 第11-24页 |
2.1 职业倦怠的文献综述 | 第11-18页 |
2.1.1 职业倦怠的概念 | 第11-12页 |
2.1.2 职业倦怠的理论模型 | 第12-15页 |
2.1.3 职业倦怠的测量 | 第15-16页 |
2.1.4 职业倦怠的影响因素 | 第16-17页 |
2.1.5 职业倦怠的后果变量 | 第17页 |
2.1.6 职业倦怠的干预研究 | 第17-18页 |
2.2 工作负荷的研究综述 | 第18页 |
2.2.1 工作负荷的定义 | 第18页 |
2.2.2 工作负荷和职业倦怠的关系 | 第18页 |
2.3 角色应激源的综述 | 第18-20页 |
2.3.1 角色应激源的定义 | 第18-19页 |
2.3.2 角色应激源和职业倦怠的关系研究 | 第19-20页 |
2.4 工作-家庭冲突的研究综述 | 第20-21页 |
2.4.1 工作-家庭冲突的定义 | 第20页 |
2.4.2 工作-家庭冲突与职业倦怠的关系 | 第20-21页 |
2.5 本研究的理论模型 | 第21-22页 |
2.6 中国临床医生的职业倦怠现状研究 | 第22-24页 |
第3章 研究设计与实施 | 第24-29页 |
3.1 研究目的 | 第24页 |
3.2 研究假设 | 第24页 |
3.3 研究样本 | 第24-26页 |
3.4 研究工具 | 第26-28页 |
3.4.1 工作倦怠问卷(Chinese Maslach Burnout Inventory, CMBI) | 第26-27页 |
3.4.2 工作要求和决策自主问卷(Job Demands and Decision LatitudeQuestionnaire, JDDLQ) | 第27页 |
3.4.3 跨文化角色冲突、角色混港和角色超载问卷(Gross-oultural RoleConflict, Ambiguity and Overload Questionnaire, CRCAOQ) | 第27页 |
3.4.4 工作影响家庭和家庭影响工作问卷(Work Interference With Fami ly andFamily Interference With Work Questionnaire, WIF-FIWQ) | 第27-28页 |
3.5 数据分析方法 | 第28-29页 |
第4章 结果 | 第29-37页 |
4.1 初步分析 | 第29页 |
4.2 研究工具的信效度分析 | 第29-31页 |
4.2.1 工作倦怠问卷 | 第30页 |
4.2.2 工作要求和决策自主问卷 | 第30页 |
4.2.3 跨文化角色冲突、角色混淆和角色超载问卷 | 第30-31页 |
4.2.4 工作影响家庭和家庭影响工作问卷 | 第31页 |
4.3 医生职业倦怠现状 | 第31-32页 |
4.4 医生工作负荷现状 | 第32页 |
4.5 医生角色应激源现状 | 第32页 |
4.6 医生工作-家庭冲突现状 | 第32-33页 |
4.7 研究变量的相关分析 | 第33-34页 |
4.8 工作负荷与角色应激源对职业倦怠的影响:工作影响家庭和家庭影响工作的多重中介分析 | 第34-37页 |
第5章 讨论 | 第37-43页 |
5.1 医生工作负荷、角色应激源、工作-家庭冲突和职业倦怠的现状 | 第37-38页 |
5.2 医生工作负荷、角色应激源和工作-家庭冲突与职业倦怠的关系 | 第38-41页 |
5.3 工作影响家庭和家庭影响工作在工作负荷与角色应激源对职业倦怠影响中的中介作用 | 第41-43页 |
第6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 第43-45页 |
6.1 研究结论 | 第43页 |
6.2 本研究的创新和不足 | 第43-44页 |
6.2.1 本研究的创新之处 | 第43-44页 |
6.2.2 本研究的不足之处 | 第44页 |
6.3 将来的研究方向 | 第44-45页 |
参考文献 | 第45-54页 |
附录 | 第54-56页 |
致谢 | 第5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