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7-8页 |
Abstract | 第8-9页 |
绪论 | 第10-14页 |
一、选题缘由和选题意义 | 第10-11页 |
(一) 选题缘由 | 第10页 |
(二) 选题意义 | 第10-11页 |
二、研究现状和文献综述 | 第11-12页 |
三、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 第12-14页 |
(一) 研究内容 | 第12-13页 |
(二) 研究方法 | 第13-14页 |
第一章 明清来华传教士传教活动及汉语习得研究 | 第14-22页 |
一、语言和文化的关系 | 第14页 |
二、明清来华传教士和现今留学生的相关性 | 第14-16页 |
(一) 明清来华传教士活动在中欧文化交流中的地位和作用 | 第14-15页 |
(二) 明清来华传教士与现今留学生的相似处 | 第15-16页 |
三、明清来华传教士活动 | 第16-22页 |
(一) 明清来华传教士传教活动概述 | 第16页 |
(二) 明清来华传教士制定的文化适应政策 | 第16-22页 |
第二章 舒曼文化适应模式 | 第22-27页 |
一、文化适应模式概述 | 第22-27页 |
(一) 文化适应模式产生的背景 | 第22页 |
(二) 文化适应模式的含义和基本内容 | 第22-27页 |
第三章 基于文化适应模式下对明清来华传教士汉语习得探究 | 第27-35页 |
一、来华传教士习得汉语的原因 | 第27-28页 |
(一) 两大主义的不利影响 | 第27页 |
(二) 语言交流障碍致传教失利 | 第27页 |
(三) 传教士学习汉语的必要性 | 第27-28页 |
二、明清来华传教士汉语习得研究 | 第28-35页 |
(一) 学习动机 | 第28页 |
(二) 社会主导模式 | 第28-30页 |
(三) 融入策略 | 第30-35页 |
第四章 明清来华传教活动对留学生汉语习得的启示 | 第35-62页 |
一、当前来华留学生文化适应面临的问题 | 第35-44页 |
(一) 来华留学生文化适应调查数据统计 | 第35-36页 |
(二) 来华留学生调查数据分析 | 第36-42页 |
(三) 留学生学习汉语的方法 | 第42-44页 |
二、来华留学生汉语习得的启示 | 第44-62页 |
(一) 教师方面 | 第45-57页 |
(二) 留学生方面 | 第57-62页 |
结语 | 第62-64页 |
参考文献 | 第64-66页 |
附录A | 第66-68页 |
附录B | 第68-71页 |
附录C | 第71-73页 |
致谢 | 第73-74页 |
作者简历 | 第7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