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5页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9-10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9-10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0页 |
1.2 国内外研究动态 | 第10-13页 |
1.2.1 国外研究动态 | 第10-11页 |
1.2.2 国内研究动态 | 第11-13页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第13-14页 |
1.3.1 研究内容 | 第13页 |
1.3.2 研究方法 | 第13-14页 |
1.4 研究创新点 | 第14-15页 |
第二章 基本概念及理论综述 | 第15-21页 |
2.1 基本概念界定 | 第15-17页 |
2.1.1 危机的界定 | 第15页 |
2.1.2 企业人力资源危机的概念界定 | 第15-17页 |
2.1.3 企业人力资源危机管理的概念界定 | 第17页 |
2.2 企业危机管理理论 | 第17-21页 |
2.2.1 企业危机管理生命周期论 | 第17-18页 |
2.2.2 企业危机管理结构论 | 第18-19页 |
2.2.3 企业危机预警理论 | 第19-21页 |
第三章 国有建筑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危机分析 | 第21-29页 |
3.1 国有建筑企业发展状况分析 | 第21-24页 |
3.2 国有建筑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现状分析 | 第24-26页 |
3.2.1 国有建筑企业人力资源特点分析 | 第24-25页 |
3.2.2 国有建筑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现状及问题分析 | 第25-26页 |
3.3 国有建筑企业人力资源危机的类型及表现形式 | 第26-29页 |
第四章 国有建筑企业人力资源危机预警指标体系及评价模型构建 | 第29-41页 |
4.1 构建思路 | 第29-30页 |
4.2 国有建筑企业人力资源危机预警指标体系的构建 | 第30-38页 |
4.2.1 指标设计原则 | 第30-31页 |
4.2.2 指标体系构建的假设 | 第31页 |
4.2.3 指标体系的构建 | 第31-36页 |
4.2.4 指标权重的确定 | 第36-37页 |
4.2.5 指标预警临界值的设置 | 第37-38页 |
4.3 国有建筑企业人力资源危机预警评价模型 | 第38-41页 |
4.3.1 评价模型的整体构思 | 第38-39页 |
4.3.2 评价步骤简述 | 第39-41页 |
第五章 案例分析—G 公司人力资源危机预警实证研究 | 第41-55页 |
5.1 G 公司简介 | 第41-44页 |
5.1.1 公司概况 | 第41-42页 |
5.1.2 公司人力资源概况 | 第42-44页 |
5.2 评价过程 | 第44-53页 |
5.2.1 计算指标权重 | 第44-48页 |
5.2.2 确定指标危机预警临界值 | 第48-49页 |
5.2.3 计算指标危机评价等级 | 第49-53页 |
5.3 评价结果分析 | 第53-55页 |
第六章 国有建筑企业人力资源预警体系构建的建议 | 第55-57页 |
6.1 树立人力资源危机预警意识 | 第55页 |
6.2 开发人力资源危机预警管理信息系统 | 第55页 |
6.3 建立人力资源危机预警组织机构 | 第55-56页 |
6.4 完善信息搜集与动态监控机制 | 第56页 |
6.5 制订人力资源危机预案 | 第56页 |
6.6 构建人力资源危机解决方案案例库 | 第56-57页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第57-58页 |
7.1 主要研究结论 | 第57页 |
7.2 不足与展望 | 第57-58页 |
参考文献 | 第58-60页 |
致谢 | 第60-61页 |
附录 | 第61-65页 |
详细摘要 | 第65-7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