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轻工业、手工业论文--食品工业论文--一般性问题论文--食品加工与保藏论文

豆丹真空冷冻干燥工艺及品质实验研究

摘要第7-9页
ABSTRACT第9-10页
第一章 绪论第11-25页
    1.1 豆丹的生产及研究现状第11-16页
        1.1.1 豆丹的分布第12页
        1.1.2 豆丹的营养价值第12-14页
        1.1.3 豆丹的保存加工现状第14-15页
        1.1.4 豆丹的研究第15页
        1.1.5 豆丹食品的展望第15-16页
    1.2 真空冷冻干燥技术原理及应用第16-18页
        1.2.1 真空冷冻干燥的基本原理第16-17页
        1.2.2 真空冷冻干燥技术的应用特点及存在的问题第17-18页
    1.3 真空冷冻干燥的国内外研究进展及发展前景第18-21页
        1.3.1 国外真空冷冻干燥技术研究进展第18-19页
        1.3.2 国内真空冷冻干燥技术研究进展第19-20页
        1.3.3 真空冷冻干燥技术的发展前景第20-21页
    1.4 研究内容第21页
    1.5 研究目的及意义第21-23页
    1.6 技术路线第23-25页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第25-37页
    2.1 实验材料第25页
    2.2 试剂与设备第25-26页
        2.2.1 主要试剂第25页
        2.2.2 仪器设备第25-26页
    2.3 真空冷冻干燥豆丹流程图第26-27页
    2.4 豆丹的清洗第27页
    2.5 豆丹共晶点与共熔点的测定第27-28页
    2.6 预处理工艺参数的确定第28-29页
        2.6.1 预冻温度的确定第28页
        2.6.2 预冻时间的确定第28-29页
        2.6.3 漂烫工艺的确定第29页
    2.7 豆丹真空冷冻干燥工艺参数研究的单因素实验第29-31页
        2.7.1 漂烫温度对豆丹干燥实验成功率和干制品复水率的影响第29-30页
        2.7.2 预冻时间对实验成功率和干制品复水率的影响第30页
        2.7.3 干燥仓压力对干燥时间和干制品复水率的影响第30-31页
    2.8 豆丹真空冷冻干燥工艺响应面优化实验第31-33页
    2.9 真空冷冻干燥豆丹品质的测定第33-35页
        2.9.1 色泽变化的测定第33页
        2.9.2 蛋白质含量的测定第33-34页
        2.9.3 水分质量分数的测定第34页
        2.9.4 复水率测定第34页
        2.9.5 体积收缩率的测定第34-35页
    2.10 数据统计分析第35-37页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第37-57页
    3.1 豆丹共晶点与共熔点测定的结果与分析第37-39页
    3.2 豆丹真空冷冻干燥工艺研究的单因素实验结果与分析第39-43页
        3.2.1 漂烫温度对豆丹干燥实验成功率和干制品复水率的影响第39-40页
        3.2.2 预冻时间对豆丹干燥实验成功率和干制品复水率的影响第40-42页
        3.2.3 干燥仓压力对豆丹干燥时间和干制品复水率的影响第42-43页
    3.3 真空冷冻干燥豆丹工艺条件的优化设计第43-51页
        3.3.1 响应面法实验优化结果第43-44页
        3.3.2 复水率模型的建立第44-47页
        3.3.3 干燥时间模型的建立第47-48页
        3.3.4 模型交互相的响应曲面分析图第48-51页
        3.3.5 验证实验第51页
    3.4 真空冷冻干燥豆丹品质的分析第51-57页
        3.4.1 真空冷冻干燥豆丹收缩率变化的分析第51-52页
        3.4.2 真空冷冻干燥豆丹蛋白质含量的分析第52-53页
        3.4.3 真空冷冻干燥豆丹色泽变化的分析第53-57页
第四章 不同干燥方式对干燥豆丹品质的影响分析第57-65页
    4.1 豆丹的热风干燥流程图第57-58页
    4.2 实验方法第58页
        4.2.1 水分质量分数的测定第58页
        4.2.2 蛋白质的测定第58页
    4.3 对比两种干燥方式干燥后豆丹品质第58-65页
        4.3.1 两种干燥方法水分质量分数变化情况分析比较第58-59页
        4.3.2 两种干燥方法干燥后的蛋白质情况分析比较第59-60页
        4.3.3 两种干燥方法干燥后的色泽情况分析比较第60-61页
        4.3.4 两种干燥方法干燥后的收缩率分析比较第61-62页
        4.3.5 两种干燥方法干燥后的复水率变化分析比较第62-65页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第65-67页
    5.1 结论第65-66页
    5.2 存在问题与展望第66-67页
参考文献第67-71页
致谢第71-73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第73页

论文共7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羊毛—薄荷纤维机织物的开发及性能研究
下一篇:基于MEMS的高场非对称离子迁移谱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