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中等教育论文--各科教学法、教学参考书论文--历史、地理论文--地理论文

抛锚式教学模式在初中人文地理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致谢第5-6页
摘要第6-8页
Abstract第8-9页
第一章 绪论第13-20页
    1.1 研究背景第13页
    1.2 研究意义第13-14页
        1.2.1 符合“以学生为主体”的新课标的要求第13-14页
        1.2.2 培养学生合作探究、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基本能力第14页
        1.2.3 人文地理贴合生活实际,有利于开展抛锚式教学第14页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4-16页
        1.3.1 国外研究现状第14-15页
        1.3.2 国内研究现状第15-16页
    1.4 研究内容第16页
    1.5 理论基础第16-17页
        1.5.1 认知心理学理论第16页
        1.5.2 多元智力理论第16-17页
        1.5.3 建构主义理论第17页
    1.6 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第17-20页
        1.6.1 研究思路第17页
        1.6.2 技术路线第17-18页
        1.6.3 研究方法第18-20页
第二章 抛锚式教学模式概述及其在初中人文地理中应用的可行性第20-24页
    2.1 抛锚式教学模式基本概念第20页
    2.2 抛锚式教学模式的基本特征第20-21页
        2.2.1 教师只作为课堂策划与指导者,学生才是课堂的主角第20-21页
        2.2.2 注重问题解决的方法与过程,对结果不做深入探究第21页
        2.2.3 以情境为课堂主线,使课堂更加真实化第21页
    2.3 初中人文地理的基本内容及其应用抛锚式教学模式的可行性分析第21-24页
        2.3.1 初中人文地理的基本内容第21-22页
        2.3.2 应用抛锚式教学模式的可行性分析第22-24页
第三章 抛锚式教学模式在人文地理教学中的应用设计第24-32页
    3.1 抛锚式教学模式具体环节第24-26页
        3.1.1 设置情境,引出问题第24页
        3.1.2 探究问题,分工合作第24-25页
        3.1.3 交流评价,巩固练习第25页
        3.1.4 课后反思,改进不足第25-26页
    3.2 抛锚式教学模式与传统教学模式的案例比较第26-32页
        3.2.1 学情和目标分析第26-27页
        3.2.2 传统教学模式下的教学设计第27-29页
        3.2.3 抛锚式教学模式下的教学设计第29-31页
        3.2.4 对比结论第31-32页
第四章 抛锚式教学模式在人文地理教学中的实践效果分析第32-42页
    4.1 实验目的第32页
    4.2 实验方法第32页
    4.3 实验对象第32页
    4.4 实验前期工作第32-35页
        4.4.1 问卷分析第32-34页
        4.4.2 试卷分析第34-35页
    4.5 实验过程及内容第35-36页
    4.6 实验后期工作第36-40页
        4.6.1 问卷分析第36-38页
        4.6.2 课堂测评分析第38-39页
        4.6.3 试卷分析第39-40页
    4.7 实验结果第40-42页
        4.7.1 学生对地理学习有了浓厚的兴趣,学习积极性提高第40页
        4.7.2 学生合作探究能力得到提高第40页
        4.7.3 教师的教学和组织能力有了积极变化第40-41页
        4.7.4 师生关系发生了明显转变第41-42页
第五章 结论第42-43页
参考文献第43-46页
附录一:调查问卷第46-50页
    调查问卷 1第46-48页
    调查问卷 2第48-50页
附录二:阶段性水平测试卷第50-58页
    阶段性水平测试卷(前)第50-54页
    阶段性水平测试卷(后)第54-58页
作者简历第58页

论文共5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关于完全学分制下高校教师角色的研究
下一篇:新闻资源在初中生物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