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轻工业、手工业论文--食品工业论文--一般性问题论文--基础科学论文--食品微生物学论文

双歧杆菌微胶囊制备及其降脂作用的初步研究

中文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7页
第1章 前言第11-19页
    1.1 研究背景第11-12页
    1.2 益生菌与肥胖的关系研究进展第12-15页
    1.3 益生菌微胶囊化的研究第15-17页
        1.3.1 微胶囊技术第15页
        1.3.2 益生菌微胶囊化的意义及研究进展第15-17页
    1.4 立题依据及前期工作基础第17-18页
    1.5 本课题研究的目的,主要内容及意义第18-19页
第2章 短双歧杆菌微胶囊制备及体外性能评价第19-32页
    2.1 试验材料与仪器设备第19-22页
        2.1.1 菌种第19页
        2.1.2 培养基第19-20页
        2.1.3 试验试剂第20-22页
        2.1.4 试验仪器第22页
    2.2 试验方法第22-25页
        2.2.1 菌株的活化第22-23页
        2.2.2 双歧杆菌及三菌复合微胶囊的制备第23页
        2.2.3 微胶囊包埋率第23-24页
        2.2.4 体外模拟人体胃肠道试验第24-25页
        2.2.5 微胶囊稳定性第25页
    2.3 结果与讨论第25-30页
        2.3.1 微胶囊形态第25-26页
        2.3.2 微胶囊包埋率第26-27页
        2.3.3 体外模拟人体胃肠道试验结果第27页
        2.3.4 微胶囊贮藏稳定性第27-30页
    2.4 本章小结第30-32页
第3章 短双歧杆菌微胶囊对高脂饮食肥胖小鼠降脂作用的初步研究第32-78页
    3.1 试验材料第32-34页
        3.1.1 试验动物第32页
        3.1.2 饲料及配方第32页
        3.1.3 试验材料及试剂第32-33页
        3.1.4 试验仪器第33-34页
    3.2 试验方法第34-40页
        3.2.1 动物分组及剂量设置第34-35页
        3.2.2 试验指标分析第35-40页
    3.3 统计分析第40页
    3.4 结果与讨论第40-71页
        3.4.1 小鼠表观特征观察第40-41页
        3.4.2 体重变化第41-43页
        3.4.3 各组小鼠粪便菌群分析第43-46页
        3.4.4 血脂第46-58页
        3.4.5 免疫器官指数的测定结果第58-60页
        3.4.6 小鼠肠道菌群高通量测序结果第60-69页
        3.4.7 病理学切片观察第69-71页
    3.5 讨论第71-78页
        3.5.1 体重变化分析第71-72页
        3.5.2 粪便菌群变化分析第72-73页
        3.5.3 血清检测结果第73-76页
        3.5.4 大鼠免疫器官测定第76-77页
        3.5.5 小鼠肠道菌群 16SrDNA结果分析第77-78页
第4章 结论第78-80页
第5章 本论文的主要创新点及展望第80-81页
    5.1 创新点第80页
    5.2 展望第80-81页
参考文献第81-91页
致谢第91-92页
攻读学位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第92页

论文共9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互联网+背景下陇南市电商扶贫研究
下一篇:基于热湿舒适性单板滑雪服功能结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