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第1章 引言 | 第9-26页 |
1.1 问题的提出 | 第9-17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10-11页 |
1.1.2 H中学校的“翻转”教学现状 | 第11-13页 |
1.1.3 研究的问题 | 第13-17页 |
1.2 相关研究综述 | 第17-23页 |
1.2.1 国内外文献数据分析 | 第18-19页 |
1.2.2 国内外文献内容分析 | 第19-23页 |
1.3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第23页 |
1.3.1 研究目的 | 第23页 |
1.3.2 研究意义 | 第23页 |
1.4 研究的内容与方法 | 第23-25页 |
1.4.1 研究内容 | 第23-24页 |
1.4.2 研究方法 | 第24-25页 |
1.5 研究的过程 | 第25-26页 |
第2章 核心概念和理论基础 | 第26-31页 |
2.1 核心概念 | 第26-29页 |
2.1.1 翻转课堂 | 第26-27页 |
2.1.2 教学策略 | 第27页 |
2.1.3 把控能力 | 第27-29页 |
2.2 理论基础 | 第29-31页 |
2.2.1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 第29页 |
2.2.2 教学设计理论 | 第29-30页 |
2.2.3 学习结果分类理论 | 第30-31页 |
第3章 翻转课堂与教师的把控能力分析 | 第31-36页 |
3.1 翻转课堂特征分析 | 第31-32页 |
3.2 教师实施翻转课堂需要的能力分析 | 第32-33页 |
3.3 翻转课堂模式下教师的把控能力观测点分析 | 第33-36页 |
3.3.1 从理论的角度 | 第33-34页 |
3.3.2 从实践的角度 | 第34-36页 |
第4章 翻转课堂模式下教师课堂把控能力评价量表的构建 | 第36-44页 |
4.1 评价工具的确定 | 第36页 |
4.2 问卷的信度分析 | 第36-37页 |
4.3 评价指标体系的设置与形成 | 第37-44页 |
4.3.1 评价指标的确定 | 第37-42页 |
4.3.2 权重的分配与确定 | 第42页 |
4.3.3 评价量表说明 | 第42-44页 |
第5章 翻转课堂模式下H中学教师课堂把控能力评测与分析 | 第44-53页 |
5.1 评价量表的信度与效度分析 | 第44页 |
5.2 评价量表测评结果与统计分析 | 第44-45页 |
5.3 教师课堂把控能力的数据分析 | 第45-49页 |
5.4 提升教师翻转课堂把控能力的几点建议 | 第49-53页 |
5.4.1 学校层面 | 第49页 |
5.4.2 教师层面 | 第49-52页 |
5.4.3 学生层面 | 第52-53页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第53-54页 |
6.1 研究结论与建议 | 第53页 |
6.2 研究展望 | 第53-54页 |
参考文献 | 第54-58页 |
附录 | 第58-65页 |
致谢 | 第65-67页 |
在学期间的科研情况 | 第6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