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略转型下股权激励对公司经营的影响--基于常铝股份2015年股权激励
中文摘要 | 第4-5页 |
英文摘要 | 第5页 |
第1章 绪论 | 第9-14页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9-10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9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9-10页 |
1.2 研究内容与路径 | 第10页 |
1.3 理论基础 | 第10-11页 |
1.3.1 委托-代理理论 | 第10-11页 |
1.3.2 激励理论 | 第11页 |
1.4 文献综述 | 第11-14页 |
1.4.1 企业业绩与激励对象持股比例 | 第11-12页 |
1.4.2 关于企业股权激励的影响因素 | 第12页 |
1.4.3 关于大股东持股、高管持股与股权激励 | 第12-13页 |
1.4.4 盈余管理与股权激励 | 第13-14页 |
第2章 常铝股份战略定位 | 第14-20页 |
2.1 常铝股份的基本情况 | 第14-16页 |
2.1.1 主营业务介绍 | 第14-15页 |
2.1.2 经营情况分析 | 第15-16页 |
2.2 常铝股份战略定位 | 第16-20页 |
2.2.1 集团层面战略定位 | 第17页 |
2.2.2 业务层面战略定位 | 第17-18页 |
2.2.3 职能层面战略定位 | 第18-20页 |
第3章 常铝股份环境分析 | 第20-24页 |
3.1 铝加工行业环境分析 | 第20-22页 |
3.1.1 政策环境 | 第20-21页 |
3.1.2 经济环境 | 第21页 |
3.1.3 竞争环境 | 第21-22页 |
3.2 医疗洁净行业环境分析 | 第22-23页 |
3.2.1 政策环境 | 第22页 |
3.2.2 技术环境 | 第22页 |
3.2.3 社会文化环境 | 第22-23页 |
3.3 企业资源能力分析 | 第23-24页 |
3.3.1 铝加工业务资源能力分析 | 第23页 |
3.3.2 医疗洁净业务资源能力分析 | 第23-24页 |
第4章 常铝股份战略与环境匹配度分析 | 第24-27页 |
4.1 集团层面匹配度分析 | 第24页 |
4.2 业务层面匹配度分析 | 第24-25页 |
4.2.1 铝加工业务 | 第25页 |
4.2.2 医疗洁净业务 | 第25页 |
4.3 职能层面匹配度分析 | 第25-27页 |
4.3.1 销售职能 | 第26页 |
4.3.2 生产职能 | 第26页 |
4.3.3 研发职能 | 第26页 |
4.3.4 管理职能 | 第26-27页 |
第5章 常铝股份实施股权激励动因分析 | 第27-40页 |
5.1 常铝股份股权激励方案 | 第27-30页 |
5.1.1 授予对象 | 第27-29页 |
5.1.2 解锁条件 | 第29-30页 |
5.2 股权激励方案缺陷分析 | 第30-32页 |
5.2.1 战略缺陷 | 第30-31页 |
5.2.2 解锁条件缺陷 | 第31-32页 |
5.3 股权激励第一次解锁情况分析 | 第32-34页 |
5.3.1 第一次解锁数量分析 | 第32-33页 |
5.3.2 第一次解锁前后业绩变化对比 | 第33-34页 |
5.4 股权激励沦为员工福利路径分析 | 第34-37页 |
5.4.1 利用合并提高业绩 | 第35页 |
5.4.2 实施股权激励 | 第35-36页 |
5.4.3 利用股权激励发放员工福利 | 第36-37页 |
5.5 股权激励沦为员工福利原因分析 | 第37-40页 |
5.5.1 通过福利留住核心员工 | 第37-38页 |
5.5.2 上海朗脉借壳融资 | 第38页 |
5.5.3 利用股权激励侵吞股东权益 | 第38-40页 |
第6章 结论及建议 | 第40-45页 |
6.1 案例小结 | 第40-41页 |
6.2 结论及建议 | 第41-45页 |
6.2.1 结论 | 第41-42页 |
6.2.2 建议 | 第42-45页 |
参考文献 | 第45-48页 |
致谢 | 第4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