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经济计划与管理论文--会计论文--审计论文--各类审计论文

创业板上市公司审计失败问题研究--以金亚科技为例

中文摘要第4-5页
英文摘要第5-6页
第1章 绪论第9-13页
    1.1 研究背景第9页
    1.2 研究目的及研究内容第9-10页
        1.2.1 研究目的第9-10页
        1.2.2 研究内容第10页
    1.3 研究意义和研究方法第10-12页
        1.3.1 研究意义第10-11页
        1.3.2 研究方法第11-12页
    1.4 技术路线第12-13页
第2章 概念界定及文献综述第13-24页
    2.1 主要的概念第13-17页
        2.1.1 审计失败概念第13-14页
        2.1.2 创业板市场和创业板上市企业的概念第14页
        2.1.3 相关概念的辨析第14-15页
        2.1.4 审计失败的理论基础第15-17页
    2.2 创业板上市企业特点及创业板审计形成原因第17-19页
        2.2.1 创业板上市企业特点第17-18页
        2.2.2 创业板审计风险形成原因第18-19页
    2.3 相关的研究综述第19-22页
        2.3.1 关于企业财务舞弊对审计失败影响的研究第19-20页
        2.3.2 关于注册会计师对审计失败影响的研究第20-21页
        2.3.3 关于外部监管环境对审计失败影响的研究第21-22页
        2.3.4 关于创业板审计风险的研究第22页
    2.4 对现有研究的评价以及本文的创新之处第22-24页
        2.4.1 现有研究的评价第22-23页
        2.4.2 创新之处第23-24页
第3章 案例描述第24-30页
    3.1 金亚科技公司简介第24页
    3.2 立信会计师事务所简介第24-25页
    3.3 金亚科技审计失败案件回顾第25页
    3.4 金亚科技财务造假方式第25-30页
        3.4.1 虚构货币资金第26-27页
        3.4.2 虚构预付工程款第27-28页
        3.4.3 虚增收入第28-30页
第4章 金亚科技审计失败案例分析第30-41页
    4.1 来自注册会计师的原因第30-37页
        4.1.1 注册会计师对金亚科技的审计风险评估不到位第30-33页
        4.1.2 未能执行足够的审计程序第33-34页
        4.1.3 未能保持足够的职业怀疑态度第34-35页
        4.1.4 审计独立性受影响第35-37页
    4.2 来自社会环境方面的原因第37-41页
        4.2.1 企业与事务所之间的关系失衡第37页
        4.2.2 创业板监管制度不完善第37-38页
        4.2.3 违法成本低第38-41页
第5章 防范创业板上市公司审计失败的建议第41-45页
    5.1 从注册会计师角度防范审计失败的建议第41-43页
        5.1.1 认真评估创业板企业的审计风险第41页
        5.1.2 加强对创业板上市公司成长性和持续经营能力的审计第41-42页
        5.1.3 加强对创业板上市公司内部控制的审计第42页
        5.1.4 推广新审计技术、培养高水平人才第42-43页
    5.2 从外部监管角度防范审计失败的建议第43-45页
        5.2.1 提高违法成本第43页
        5.2.2 改进会计师事务所的聘任制度第43-44页
        5.2.3 强化社会监督机制第44-45页
第6章 结论与展望第45-46页
    6.1 研究结论第45页
    6.2 本文不足之处第45页
    6.3 研究展望第45-46页
参考文献第46-48页
致谢第48页

论文共4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战略转型下股权激励对公司经营的影响--基于常铝股份2015年股权激励
下一篇:并购重组中的业绩承诺补偿方案变更研究--以斯太尔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