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6-8页 |
abstract | 第8-10页 |
1 引言 | 第14-26页 |
1.1 目的意义 | 第14-15页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第15-23页 |
1.2.1 概述 | 第15-16页 |
1.2.2 海洋贝类在保健食品和医药产业的利用现状 | 第16-17页 |
1.2.3 海洋贝类酶解物及抗肿瘤活性肽研究进展 | 第17-19页 |
1.2.4 海洋贝类活性肽制备技术研究进展 | 第19页 |
1.2.5 海洋贝类活性肽分离纯化技术研究进展 | 第19-20页 |
1.2.6 活性肽的构效关系研究进展 | 第20-21页 |
1.2.7 海洋生物提取物抗癌作用机理 | 第21-23页 |
1.3 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第23-26页 |
1.3.1 主要研究内容 | 第23-25页 |
1.3.2 技术路线 | 第25-26页 |
2 海湾扇贝酶解物制备及其体外抗氧化性研究 | 第26-42页 |
2.1 材料与方法 | 第26-31页 |
2.1.1 材料与试剂 | 第26页 |
2.1.2 仪器设备 | 第26-27页 |
2.1.3 试验方法 | 第27-30页 |
2.1.4 试验设计 | 第30-31页 |
2.1.5 试验结果统计方法 | 第31页 |
2.2 结果与分析 | 第31-40页 |
2.2.1 基本营养成分结果与分析 | 第31-32页 |
2.2.2 单因素试验结果与分析 | 第32-34页 |
2.2.3 响应面优化试验结果与分析 | 第34-39页 |
2.2.4 体外抗氧化试验结果与分析 | 第39-40页 |
2.3 讨论 | 第40-41页 |
2.3.1 自由基清除率与抗肿瘤活性的关系 | 第40页 |
2.3.2 固液比对酶解效果的影响 | 第40-41页 |
2.4 小结 | 第41-42页 |
3 海湾扇贝酶解物的组成分析及结构鉴定 | 第42-59页 |
3.1 材料与方法 | 第42-46页 |
3.1.1 材料与试剂 | 第42页 |
3.1.2 仪器设备 | 第42-43页 |
3.1.3 试验方法 | 第43-46页 |
3.2 结果与分析 | 第46-57页 |
3.2.1 海湾扇贝酶解物氨基酸组成及含量测定结果 | 第46-50页 |
3.2.2 RP-HPLC分离结果 | 第50页 |
3.2.3 海湾扇贝多肽的一级结构测定结果 | 第50-57页 |
3.3 讨论 | 第57页 |
3.3.1 氨基酸组成及含量对海湾扇贝酶解物功能的影响 | 第57页 |
3.3.2 海湾扇贝多肽结构对其功能的影响 | 第57页 |
3.4 小结 | 第57-59页 |
4 海湾扇贝酶解物体外抗肿瘤活性及机制研究 | 第59-80页 |
4.1 材料与方法 | 第59-62页 |
4.1.1 材料与试剂 | 第59页 |
4.1.2 仪器与设备 | 第59-60页 |
4.1.3 试验方法 | 第60-62页 |
4.2 结果与分析 | 第62-78页 |
4.2.1 海湾扇贝酶解物对体外培养的肝癌细胞增殖的影响 | 第62-64页 |
4.2.2 海湾扇贝酶解物对体外培养的肝癌细胞形态的影响 | 第64-68页 |
4.2.3 海湾扇贝酶解物对体外培养的肝癌细胞凋亡的影响 | 第68-72页 |
4.2.4 海湾扇贝酶解物对肿瘤细胞p53,Bcl-2 蛋白表达的影响 | 第72-78页 |
4.3 讨论 | 第78-79页 |
4.4 小结 | 第79-80页 |
5 海湾扇贝酶解物体内抗肿瘤活性及其机制研究 | 第80-97页 |
5.1 材料和方法 | 第80-84页 |
5.1.1 试验材料 | 第80页 |
5.1.2 试验仪器 | 第80页 |
5.1.3 饲养方案及受试方案 | 第80-81页 |
5.1.4 H22肝癌移植瘤动物模型的建立 | 第81页 |
5.1.5 样品采集 | 第81-82页 |
5.1.6 小鼠各检测指标的测定 | 第82-84页 |
5.1.7 小鼠肿瘤组织病理学观察 | 第84页 |
5.1.8 试验结果统计分析 | 第84页 |
5.2 结果与分析 | 第84-93页 |
5.2.1 灌胃海湾扇贝酶解物对小鼠体重的影响 | 第84-85页 |
5.2.2 灌胃海湾扇贝酶解物对小鼠成瘤及生长情况的影响 | 第85-86页 |
5.2.3 灌胃海湾扇贝酶解物对小鼠肿瘤抑制率的影响 | 第86页 |
5.2.4 灌胃海湾扇贝酶解物对小鼠免疫器官指数的影响 | 第86-87页 |
5.2.5 灌胃海湾扇贝酶解物对小鼠血清学指标的影响 | 第87-89页 |
5.2.6 灌胃海湾扇贝酶解物对小鼠肿瘤组织提取液中各指标的影响 | 第89-90页 |
5.2.7 肿瘤组织病理学观察 | 第90-93页 |
5.3 讨论 | 第93-96页 |
5.3.1 H22肝癌移植瘤动物模型的选择及建立 | 第93页 |
5.3.2 海湾扇贝酶解物对荷瘤小鼠免疫器官的影响 | 第93-94页 |
5.3.3 海湾扇贝酶解物对荷瘤小鼠抗氧化能力的影响 | 第94-95页 |
5.3.4 海湾扇贝酶解物对荷瘤小鼠细胞因子的影响 | 第95页 |
5.3.5 海湾扇贝酶解物对荷瘤小鼠中突变型p53 和生存素Survivin的影响 | 第95-96页 |
5.4 小结 | 第96-97页 |
6 结论与展望 | 第97-99页 |
6.1 结论 | 第97-98页 |
6.1.1 优化并确定了酶法提取海湾扇贝酶解物的工艺条件 | 第97页 |
6.1.2 确定了海湾扇贝酶解物具有较高的体外抗氧化活性 | 第97页 |
6.1.3 测定了海湾扇贝酶解物的氨基酸组成及含量 | 第97页 |
6.1.4 鉴定了海湾扇贝多肽(PAI)的一级结构 | 第97页 |
6.1.5 证明了海湾扇贝酶解物的体外抗肿瘤效果并预测了其机制 | 第97-98页 |
6.1.6 证明了海湾扇贝酶解物的体内抗肿瘤效果并预测了其机制 | 第98页 |
6.2 展望 | 第98-99页 |
参考文献 | 第99-109页 |
在读期间已发表和待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109-110页 |
作者简历 | 第110-111页 |
致谢 | 第111-11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