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引言 | 第10-11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22页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第11-13页 |
1.1.1 选题背景 | 第11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1-13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3-18页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3-16页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6-18页 |
1.3 研究思路及方法 | 第18页 |
1.3.1 研究思路 | 第18页 |
1.3.2 研究方法 | 第18页 |
1.4 创新之处 | 第18-19页 |
1.4.1 选题上的创新 | 第18-19页 |
1.4.2 研究内容上的创新 | 第19页 |
1.5 概念界定 | 第19-22页 |
1.5.1 社会公正的内涵 | 第19-20页 |
1.5.2 教育公正的内涵 | 第20-22页 |
第二章 新时期进一步推进教育公正的必要性 | 第22-31页 |
2.1 实现教育公正是我们党不懈追求的目标之一 | 第22-26页 |
2.1.1 教育公正的理论依据——马恩经典作家的教育公正观 | 第22-23页 |
2.1.2 党的历代领导人实现教育公正的探求 | 第23-26页 |
2.2 教育公正是现阶段民众关注的热点、焦点问题 | 第26-29页 |
2.2.1 教育公正事关人民的切身利益 | 第27-28页 |
2.2.2 教育公正是民众关注的聚焦点 | 第28-29页 |
2.3 教育不公正的严重后果 | 第29-31页 |
2.3.1 不利于社会的发展和稳定 | 第29-30页 |
2.3.2 不利于党的执政地位的巩固 | 第30-31页 |
第三章 我国教育公正问题的现状及归因 | 第31-47页 |
3.1 我国教育公正取得的成就 | 第31-33页 |
3.2 现阶段教育不公正的表现 | 第33-42页 |
3.2.1 教育资源配置的合理性有待提升 | 第33-38页 |
3.2.2 教育不公正的信任危机显现 | 第38-42页 |
3.3 现阶段教育不公正问题归因 | 第42-47页 |
3.3.1 社会经济发展的不平衡 | 第42-43页 |
3.3.2 教育政策的引导偏差 | 第43-44页 |
3.3.3 传统教育观念的束缚 | 第44-45页 |
3.3.4 教育腐败现象的影响 | 第45-47页 |
第四章 全面深化改革新时期深化教育公正改革的对策思考 | 第47-67页 |
4.1 树立教育成果共享理念是前提 | 第47-48页 |
4.2 均衡教育资源的配置是关键 | 第48-59页 |
4.2.1 补齐中西部教育短板 | 第48-52页 |
4.2.2 扭转“城市中心”教育取向 | 第52-55页 |
4.2.3 缩小校际间教育差距 | 第55-59页 |
4.3 考试招生制度改革是突破口 | 第59-62页 |
4.3.1 考试形式和考试内容的变革 | 第59-60页 |
4.3.2 制定合理的招生计划分配方式 | 第60页 |
4.3.3 考试招生录取机制的改革 | 第60-61页 |
4.3.4 扩大社会成员多样化受教育的渠道 | 第61-62页 |
4.4 社会其他领域相配合是补充 | 第62-67页 |
4.4.1 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 | 第62-63页 |
4.4.2 二元户籍制度的深化改革 | 第63-65页 |
4.4.3 精准脱贫促教育脱贫 | 第65-67页 |
结语 | 第67-68页 |
参考文献 | 第68-72页 |
致谢 | 第72-73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第7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