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交通运输论文--公路运输论文--汽车工程论文--汽车发动机论文--往复式发动机论文--部件、零件论文--配气机构论文

玻纤增强木纤维发动机空气滤芯过滤性能研究

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页
1 绪论第8-14页
    1.1 研究目的和意义第8-9页
    1.2 发动机空气滤清器发展现状分析第9-11页
        1.2.1 发动机空气滤清器市场特点分析第9-11页
        1.2.2 空气滤芯常用材质第11页
    1.3 过滤理论的研究概况第11-13页
    1.4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第13-14页
2 玻纤增强木纤维空气滤芯过滤机制分析第14-29页
    2.1 玻纤增强木纤维空气滤芯过滤材料第14-15页
        2.1.1 玻璃纤维第14页
        2.1.2 木纤维第14-15页
    2.2 玻纤增强木纤维空气滤芯过滤机制分析基础第15-16页
        2.2.1 玻纤增强木纤维空气滤芯特点第15页
        2.2.2 滤芯过滤机制分析基础与纤维模型简化第15-16页
    2.3 单纤维的流场分析第16-17页
    2.4 玻纤增强木纤维空气滤芯过滤机制数学建模第17-23页
        2.4.1 单纤维拦截效率第17-19页
        2.4.2 单纤维惯性捕集效率第19-20页
        2.4.3 单纤维布朗扩散捕集效率第20-22页
        2.4.4 单根纤维对微粒的总捕集效率第22页
        2.4.5 整体纤维滤芯的过滤效率第22-23页
    2.5 空气滤芯过滤效率的影响因素分析第23-25页
        2.5.1 纤维等效半径第23页
        2.5.2 滤芯填充率第23-24页
        2.5.3 滤芯厚度第24-25页
    2.6 空气滤芯过滤阻力的影响因素分析第25-28页
        2.6.1 过滤阻力的计算分析第25-26页
        2.6.2 纤维等效半径第26页
        2.6.3 空气滤芯填充率第26-27页
        2.6.4 空气滤芯厚度第27-28页
    2.7 本章小结第28-29页
3 玻纤增强木纤维空气滤芯过滤性能仿真分析第29-40页
    3.1 FLUENT计算流体力学分析第29-32页
        3.1.1 ANSYS与FLUENT的背景介绍第29页
        3.1.2 计算流体力学的基本方程第29-31页
        3.1.3 玻纤增强木纤维空气滤芯计算分析的基础第31-32页
    3.2 玻纤增强木纤维空气滤芯的流体力学分析第32-35页
        3.2.1 建立简化的空气滤芯三维模型第32-33页
        3.2.2 三维模型的网格划分第33-34页
        3.2.3 三维模型导入及湍流模型的确定第34页
        3.2.4 模型的边界和初始条件设置第34-35页
        3.2.5 方程离散情况与求解第35页
    3.3 仿真结果与分析第35-39页
        3.3.1 平行纤维模型的仿真结果与分析第35-37页
        3.3.2 交错纤维模型的仿真结果与分析第37-39页
    3.4 本章小节第39-40页
4 玻纤增强木纤维发动机空气滤芯性能试验第40-59页
    4.1 玻纤增强木纤维发动机空气滤芯的制备第40-44页
        4.1.1 试验材料选择第40-41页
        4.1.2 木纤维制备第41-42页
        4.1.3 玻纤增强木纤维空气滤芯设计与制备第42-44页
    4.2 评价发动机空气滤芯的性能指标第44-45页
        4.2.1 过滤效率第44页
        4.2.2 过滤阻力第44页
        4.2.3 容尘量第44-45页
    4.3 空气滤芯的性能检测试验台设计第45-49页
        4.3.1 试验台机械机构第45-46页
        4.3.2 试验台检测系统第46-47页
        4.3.3 试验台数据采集系统第47-49页
    4.4 试验内容与结果分析第49-53页
        4.4.1 过滤阻力试验第49-50页
        4.4.2 过滤效率试验第50-52页
        4.4.3 容尘量试验第52页
        4.4.4 试验结果分析第52-53页
    4.5 玻纤增强木纤维空气滤芯的发动机试验第53-58页
        4.5.1 发动机台架试验第53-55页
        4.5.2 发动机试验结果分析第55-58页
    4.6 本章小节第58-59页
结论第59-60页
参考文献第60-65页
附录第65-68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第68页
攻读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第68-69页
致谢第69-70页

论文共7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飞轮储能式汽车制动能量回收模拟试验研究
下一篇:利用PMMA共挤包覆及颜料添加提高木塑复合材料的耐老化性能